-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说课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这一时代潮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日本的滔天罪行;掌握中国两个战场的活动;理解和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基本原则,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发现并探究抗战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日本侵华的罪行,铭记国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难点: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学习,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也接收到大量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最新信息。但这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教法 在教学中通过再现当时的历史,创设情境,使学生可以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讲读法、讨论法等,配合讲解,来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对抗日战争意义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 学法 高一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总体历史知识还是比较薄弱,尤其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所以讲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训练,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要学会采用联系和归纳法,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性和掌握论从史出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2、新课探究 2、新课探究 一、血雨腥风——日本全面侵华 (1)侵华原因 材料阅读 材料一:东亚地理图 材料二:中日资源对比 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为: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钒、钛、钨、石墨、锑等12种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四:1927-1936年国内外大事迹 1927年国民党镇压共产党“四一二”等反革命政变; 同年8月 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10月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已有10几个革命根据地; 1930-33年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5次围剿,迫使红军进行万里长征;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逼迫蒋介石接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日本受到打击非常大。工业总产值年下降1/3,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达50% ,国内矛盾尖锐,示威罢工此起彼复。 最后的出以下结论: 地理上:中日同属东亚地区,一衣带水 资源上:中国地大物博,日本资源贫乏,人口众多 政策上:明治维新后早已制定的大陆政策(历史原因) 时机上:国共内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困境加剧,转嫁危机是其根本原因) 总结:日本全面侵华-势在必行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全民族的自尊 心自信心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3、小结 板书设计: 一、 血雨腥风——日本全面侵华: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原因 2、标志:卢沟桥事变 二、兵来将挡——中国全民族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过程) 2、国内战场的抗战: 3、国外战场的开辟:1942—1945 三、深恶痛绝——日军的滔天罪行 四、柳暗花明——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2、抗战胜利的意义: (1) 国内: (2) 国际: 3、抗战胜利的原因 * * 抗日战争说课 抗日战争说课 抗日战争说课 依据:全民族抗战是在 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紧要 关头实现的,是抗日战争 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 依据 :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