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译介及回应-
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译介及回应
从表中可知,这类着作译介时间大多集中在1903年前后,这段时期亦是晚清译书的一次高峰。当时除了译介日人所着的文明史之外,还翻译西人所着的日译本文明史作品,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塞奴巴的《泰西民族文明史》,系沈是中、俞子彝译自野泽武之助的日译本,商务印书馆1903年出版;英国巴克尔的《文明史论》则是林廷玉译自日译本《文明要论》,上海新民译印书局1903年发行。1903年苏州国学社曾出版过一种《西洋文明史要》,据《中外日报》刊登的出书广告,是书系自“西洋史各部选辑合撰而成”[4]。《支那文明史论》是中国最早译自日本的一种文明史作品。是书凡十章:发端、汉族文化之最大原因、社会基础之家族、政权及法制、哲学及文学、孔子及儒教、对汉族文化发达上有形之敌、对汉族文化发达上无形之敌、支那帝国之将来、现时我邦讲究汉文学当变其法。此书篇幅很短,择其重点而论,“推论支那人思想性质、风俗政治变迁之理由,巨眼炯炯,上下千古,语语搔痒处,令读者有如梦初觉之感。”[5]《东洋文明史》则取材于白河次浪、国府种德的《支那文明史》和高山林次郎的《世界文明史》,影响相对较小[6]。《泰西民族文明史》与一般文明史重论断不同,“专纪事实,简易明了,其中是非任读者自为评断”,“洵学界之善本”[7]。《西洋文明史》分七章,上起古代希腊、罗马,下讫近世史,叙述泰西文明进步之源委,以及种族之移殖,政教之沿革,哲学、科学、文学、美术之发达,“译笔尤瞻雅简洁,洵教科之善本”[8]。本文将以绍述《中国文明小史》、《万国史纲》、《支那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四种教本为主。
二
《中国文明小史》原名“支那开化小史”,日本田口卯吉着,最初先分卷出版后再合本再版[9],完整版本是明治23(1890)年8月的再版本,着作兼印刷者田口卯吉,发行者盐岛仁吉,印刷所秀英舍。附岛田三郎、小池靖一、末广重恭“批语”(皆用汉文),田口卯吉和中根淑所作“跋”。日文本的眉端有用汉文写的评骘之语,与正文相得益彰。是书首例言,分15章:从开辟至周代、从春秋战果至秦一统天下、从秦一统天下以至灭亡、从秦之亡至西汉之兴、从西汉之兴至其亡、从汉家外戚之情形至王莽之亡、从后汉之初至其亡、从三国至晋一统天下、从晋经南北朝至隋之亡、从唐初至其亡、五代、从宋初至其亡、从元初至其亡、从明初至其亡、总评。1902年广智书局出版了中译本,名《中国开化小史》,刘陶译。田口卯吉是19世纪后半期日本文明史学的代表人物,他与福泽谕吉一起开创了日本文明史学派,在日本史学界甚至对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田口卯吉的《日本开化小史》是日本文明史学的典范性着作,是受巴克尔《英国文明史》一书启发下的产物[10]。他以近代西方史学观念来撰写《中国文明小史》,给当时中国史学界带来了一片清新的空气。田口氏指出,“人情风俗及事情之变迁,多发成于冥冥之间,其关系于史上,殊为紧要,非战乱斗争杀人烧家之比也”,而中国史家重历史事实,虽对兴废存亡之理颇有卓见,然不齿为文,所以中国史书“令读者有龙飞云际首尾不相连续之感”。[11]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出了中国传统史学的某些弊病。《中国文明小史》非鸿篇巨制,着重笔墨论述中国历史变迁之大势,他考察中国历史之后,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人民常苦于专制政治之弊害,从周以前数千年间,埋没于封建乱离之祸害时代也。从秦以后,二千余年,沉沦于专制政治之腐败时代也。而中国之人,又未曾预防此弊害,别发一制度,故于封建乱离之祸害,不可耐,乃一扫之而为专制政治,及专制政治之弊害不可耐,乃一扫之而归于叛乱,分裂反复,中国人民历史不过此数事而已。其和平时则必有不忍见之腐败,其乱离时则必有不堪闻之斩杀,茫茫四千年,亦血肉交战之场而已,读者盖不能不戚然于心。当其升平也,诗歌、文章、经学之类非无发达者,然皆贵族隐遁之流,以慰其闲散之心,不足多也,然其于政治则未有别开生面而越于专制政治之外者。不然,则以四亿人之邦国,何至如此之境也。呜呼!支那人民自苦久矣,何不于专制政治之外,开一大活眼,以致其幸福哉![12]
这种见解在20世纪初真可视为“伟论”了,被当时多数留日学生所接受。
梁启超对此书推崇备至,“其论则目光如炬,善能以欧美之大势,抉中国之病源,诚非吾邦詹詹小儒所能梦也。”[13]《新民丛报》向读者介绍该书说:“彼以其新学说新眼光,观察吾中国数千年治乱兴亡之由”,“论断数千年之史迹,目光如炬,读之可辟一新境界。”[14]1903年《新学书目提要》论及此书,对原书的思想有所发挥,“通雅斋舍人”道:
泰西列国战争愈烈者,文明之程度愈高。而中国则战争之前,民之明义务者,恒多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其富于自治之精神,丰于平民之思想为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涞水龙门之行- .doc
-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doc
- 涨价通知_0.doc
- 涨价通知.doc
-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doc
-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_0.doc
- 涵泽送李君序.doc
- 淋雨的滋味- .doc
- 淘宝客服工作计划_0.doc
- 淘宝文案策划岗位职责.doc
- 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学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docx
- 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docx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策略论文.docx
- 小学英语主题式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docx
-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实证分析与启示论文.docx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docx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论文.docx
-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研究论文.docx
- 校园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对高中生出行成本影响的政策效应评估论文.docx
-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