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剖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诘问(jí) 愧怍(zuò) 张慌失措(cuò) B、仄歪(zè) 嶙峋(xún) 干涸(gù) 唯妙唯肖(xiào) C、狼藉(jí) 污秽(huì) 酬和(hé) 相行见绌(chù) D、妖娆(ráo) 招徕(lái) 狡黠(xiá) 强聒不舍(g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轩昂????沉缅????恣睢????鳞次栉比???? B.告罄????蓦然????威慑????根深蒂固? C.潺弱????扶掖????惊悚????睇泗横流? 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惠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便民箱、窨井盖、金属垃圾桶、名花名草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C.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B经过国庆阅兵大典后,使许多年轻人萌发了成为一个军人的愿望。 C.D.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带月荷锄归。”句是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9-12题,共12分) ?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2)不可具状( ? )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之而去 ? 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 12.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五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