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定向叙述摘要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论据的定向概述 一、问题呈现 下列两段例文中的论据使用有何问题? 论据叙述不简洁,与观点扣得不紧,指向性不明确。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失败乃成功之母》) 过多地突出了不幸与逆境,论据叙述偏离了观点“勤”。 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说勤》 二、明确目标 论据叙述要简明扼要 扣住中心论点,定向概述材料 三、关于“定向概述” 其一,概述要“概”。即概述要简洁但不能简单,应把事情交代清楚。 其二,概述要“述”。即要叙述,但不要描述,要去除材料中的描写以及比喻、夸张等形象修辞成分,用自己的话来叙述。 其三,概述要“定向”,即“扣”。概述材料要扣住本文中心论点或者本段的分论点,让材料为论点服务,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这是议论文材料的根本作用。 论据的定向概述 同一则材料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或者说,同一则材料可以服务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在“证明不同的观点”时,叙述的角度亦不同。因此,叙述需要“定向”,这个“向”是论据证明论点的指向、方向,或者说角度。 课堂示例:一材料多角度定向叙述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于是,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原材料) 试着为下面四个定向概述的语段各加一个论证观点: 观点: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奋斗目标——兴越灭吴,目标廓清了他心头的迷雾,点燃了他心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航线,让他甘心卧薪尝胆,虽苦心志,劳筋骨,困乏身体,也终不懈怠,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 观点:只有拥有必胜的信念,才能走向成功。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仅剩3000士兵,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让越国重新兴盛。是这把信念之火,点燃了他奋斗之灯;是这盏信念之灯,照亮了他奋斗之路;是这条信念之路,引领他走向辉煌。靠着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斗志,他义无反顾地投身越国的恢复生产建设,富国强兵,终于灭掉了吴国。 观点: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亲自耕作,夫人亲自织布,鼓励生产,勤训甲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 观点:苦难常常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不得不放下君王的架子,给吴王称臣,丧权辱国,丢尽尊严。这件事使勾践的尊严受到莫大的污辱,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斗志,正是这一腔斗志,使得勾践卧薪尝胆,用十年的时间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 四、牛刀小试 试着对前面两则问题语段进行修改: 论据叙述不简洁,与观点扣得不紧,指向性不明确。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仁爱学院微机原理复习7-1报告.ppt
- 2016厦门高三5月理综(含答案)摘要.doc
- 2016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摘要.doc
- 仁联集团-社保优化方案报告.ppt
- 今天我是升旗手练习报告.ppt
- 2016商业高考题摘要.ppt
- 2016地理高考试题解析摘要.ppt
- 2016压缩语段摘要.ppt
-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报告.doc
- 2016大气污染防治法摘要.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