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同化问题研究1.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猶太人同化问题研究1

古代开封犹太人同化问题研究 摘要: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同化,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他们自宋朝来开封,经历了宋元明时期的兴盛,清代以后逐渐衰弱,民国以后完全消失。开封犹太人被同化,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政治环境比较优越、他们自身对宗教信仰的淡化、对教育的忽视,与异族通婚。如果其他少数民族不注意保存自身的民族文化,也会想犹太民族一样,被主流文化所淹没,最终被同化。 关键词:开封犹太人 同化问题 犹太人被称作是唯一纵贯5000年、散居五大洲的世界性民族,它有极强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在它长达2000多年的流散生涯中,遭受了任何民族都难以相比的灾难和痛苦,但在多数情况下,都能以其极为独特的“犹太精神”维系民族团体的生存与发展,被异族完全同化的先例甚少。但开封犹太人却是个例外,大约在700年后,他们却最终令人意外的悄然融入了当地居民之中。这是个罕见的现象,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自近代以来,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者陆续发表了许多论著来研究这一部问题。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论点主要有“通婚说”、“隔离说”、“科举说”、“宽容说”、“中犹文化相似说”等等。上述诸原因主要强调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外部原因,缺乏从犹太自身的角度去探讨。我认为犹太人对教育的忽视、犹太人对宗教信仰的淡化,犹太会堂的消失等方面也是导致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本文就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古代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历程 北宋时期,一部分犹太人随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了经商到了开封,当时的开封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犹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稳定之后,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土市子街东南(今开封东司门十字街一带)建立了一座巨大、金碧辉煌,有“梁园胜境”之称的犹太会堂,标志着开封犹太社团已经形成。由于当时开封犹太人到来的时间不长,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人,他们的信仰并没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所以,那时的开封犹太人还保持独特的宗教礼仪和社会习俗。 在元朝时期(1271-1294年),中国犹太人的宗教活动继续发展,经济实力继续提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有关犹太人的记载多了起来 。元代汉文史料把犹太人称为术忽、主鹘、主吾和术忽回回,他们在社会上属于色目人。“丁酉,文献昭圣皇后神御殿日祭,特命如列圣故事。僧、道、也里可温、术忽、合失蛮为商者,仍旧纳税。”该史料反映了犹太人同僧、道、也里可温、合失蛮等一样按旧制纳税,享有较低的税率。这从侧面反映了犹太人在元朝的社会地位。 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十六年(1279年),“五思达重建古刹清真寺,坐落土市字街东南,四至三十五仗”,并且犹太寺时“五思达”之名依旧,可见开封犹太人在这时仍旧用自己的语言,旧姓也未改变。在饮食方面犹太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习惯。《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二月:“巴喇呼贡海青回回,所进贡食,羊非自杀者不食。”“至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吉思皇帝降生。……这许多诸色民内,唯有回回人每位言:‘俺不吃蒙古食’”。犹太会堂在期间也遭过破坏,但他们为支持这一圣地,都一次次地重建起来。据碑文记载,元朝至元十六年(1276年)己卯,由五思达等进行了第一次重建,称“古刹清真寺”。 1.明代兴盛时期 到了明代,开封犹太社团进入其鼎盛时期。据开封犹太人自己的统计,当时整个社团已有500家庭,约4000—5000人口。同时,开封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也不断上升。据开封犹太人所遗之《尊崇道经寺记》碑记载,当时开封犹太人中经过科举之路进入朝廷或到州县当官的,有通过经商办实业而成为富商的,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和勤劳致富的,大多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上阶层。然而,也就在这同时,开封犹太人不知不觉地融入中国儒家文化的主流之中,为了进入中国社会的上层,他们改希伯来姓名为汉姓,并且开始习用汉字汉语。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同母弟朱棣,传令犹太人俺诚重修犹太会堂,寺中遂供大明万岁碑。以后,该会堂“三修于正统十年(1445年)。四修于天顺 五年(公元1461年)。五修于成化间,始增建藏经殿。六修于弘治二年,即立弘治碑。七修正德七年。”其中第二次重建时,寺中供起大明皇帝牌。在经书的保存方面:成化年间,高锐、高宏、高鉴,自备资财,增建后殿三间,安置道经。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打开封引黄河之水淹城,经书被淹,但他们还是捞出数部。每逢“主日”(安息日、星期六)和重大节日,庙坛中设摩西宝座,由掌教以面纱蒙面诵经。从明末起,“婚嫁已不尽拘同教”,打破了“族内通婚”戒律,出现了与汉人和回族通婚现象。这时期的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现象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已经有了被同化的苗头。虽然他们多次修葺犹太会堂,但他们开始使用汉姓,并且习用汉语,修建会堂的碑文也开始赞颂当朝皇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