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病蟲害防治彩色图谱(52--58页)
双斑长跗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etle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4.8毫米,长卵形,棕褐色,具光泽.每个鞘翅基部具1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幼虫体白色至黄白色,体长6—8毫米,11节,头和臀板褐色,前胸背板浅褐色.有3对胸足,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2.为害状 以成虫为害玉米,从下部叶片开始,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还可取食花丝、花粉,影响授粉;也为害幼嫩的籽粒,将其啃食成缺刻或孔洞状,同时破损的籽粒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引起穗腐.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植物根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在玉米等作物或杂草根部取食为害.成虫有群集性、趋嫩性,高温活跃,早晚气温低时栖息在叶背面或植物根部,高温干旱利于虫害发生.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 ①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尤其是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消灭寄主场所.②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喷药时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5时后,重点为受害叶片背面和雌穗周围. 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sky) 属鞘翅目叶甲科.1.形态特征 成虫卵形或近方形,体长3—5.5毫米.体色变异较大,大致可分为6种色型:标准型、铜绿鞘型、蓝绿型、黑红胸型、红棕型和黑足型.前胸背板两侧在中间明显突出成尖角.2.为害状 主要以成虫取食叶肉,被害部呈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为害心叶可使心叶卷缩在一起呈牛尾状,不易展开.3.发生规律 报道较少,食性杂,可为害葎草、铁苋菜及禾本科的多种杂草和作物.年发生代数和越冬方式不详.幼虫白色,在植物根部取食,土壤中化蛹,羽化后为害植物地上部分.从玉米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为害,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成虫为害玉米盛期,特别是玉米抽雄前.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 ①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②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喷药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铁甲虫Dactylispa setifera铁甲虫(Dactylispa setifera(Chapuis)属鞘翅目龟叶甲总科铁甲科.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毫米,头胸部暗褐色,鞘翅蓝黑色,前胸背板及鞘翅上部均生有黄褐色或黑色长刺,作有序排列.幼虫体长约7.5毫米,扁平,乳白色,腹部末端有1对尾刺,腹部2—9节两侧各生一浅黄色瘤状突起,背部各节具一字型横纹.2.为害状 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成虫咬食叶肉后形成长短不一的白色枯条斑,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留下表皮,一张叶片上可有虫数十头,全叶变白干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3.发生规律 1年1—2代,以成虫于寄主或杂草上越冬,气温达17—18℃时,开始活动为害.成虫有趋绿、趋密性和假死性,清晨行动迟钝.成虫有在嫩绿、长势旺的玉米上群集为害的习性.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 ①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20%杀虫双水剂1000倍液、20%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于傍晚或清晨喷雾防治.②早期摘除有幼虫或卵的叶子.灯蛾Grain Moth灯蛾为鳞翅目灯蛾科的一类昆虫.常见的有红缘灯蛾(Amasacta lactinea Cramer) 、红腹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Walker)和稀点雪灯蛾(Spilosoma urticae(Esper)等.1.形态特征 大多体型为中小型,老熟幼虫体长21—60毫米,幼虫具有成簇的长刺毛,成虫身体和翅颜色鲜艳,并有醒目斑纹.2.为害状 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者造成缺苗断垄或将玉米苗几乎全部吃光,叶片仅留叶脉.也取食花丝,甚至吃掉穗顶嫩粒.3.发生规律 1年1—3代,以蛹越冬,翌年5—6月开始羽化,卵成块产于叶背,幼虫三龄前群集为害.老熟后入浅土或于落叶等被覆物内结茧化蛹.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 防治最佳时期在幼虫四龄前,以化学防治为主.①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②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③清除田间杂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