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理河流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理河流剖析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由瞿(qu)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204千米。自西向东: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最险峻的峡谷;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则以滩多水急著称。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 长江航线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 ☆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 ☆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长江航运 ②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的长江段叫荆江。因为荆江段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当洪水来临,水流不畅易发洪灾;船在航行时也易发生事故。 ⑶ 长江的治理: 为什么说“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2)黄河 的治理和开发: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源头为约古宗列曲,曲折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①源头、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 巴颜喀拉山 青海 四川 甘 肃 宁夏 内 蒙 古 山 西 陕 西 河 南 山 东 渤海 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浩浩荡荡蜿蜒在祖国的北方大地上;黄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居我国第二);年径流660亿立方米(很小)。 ②长度、流域面积及径流量: ③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800㎜ 200㎜ 400㎜ 湿润地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地区 ④流经的干湿地区: ④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中游:河口镇至河南旧孟津为中游;下游:桃花峪津至山东入海口为下游。 河口 桃花峪 ⑤黄河主要支流及湖泊: 上游:湟水、洮(tao)河; 中游:汾河、渭河; 下游为“地上河”,支流极少。 湟 水 洮河 汾 河 渭 河 泾 河 思考 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但在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时,水量明显减少,其原因是什么? ①该段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耗水多; ②途径两大灌溉农业区,引黄灌溉耗水多; ③该河段几乎无支流的汇入。 兰州 “母亲河”的奉献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两岸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炎黄子孙坚忍不拔的性格。同古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两河一样,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遗址等); 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并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4000万千瓦,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 4、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灿烂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小结】 ⑦黄河的忧患: 上游: 荒漠化严重、凌汛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形成“地上河”,引起洪涝、断流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下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蜿蜒于黄土高原上的黄河,泥沙量大,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下游因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时,河道变宽,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在河底淤积,使河床抬高。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的高差越来越来,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极易决口,泛滥成灾。 【小结】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