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第二章1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经典精神分析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生平及思想渊源 一、生平 ?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洲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 ?四岁搬迁到维也钠 ?智力超众、勤奋好学,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8年后毕业 ?第一个发现可卡因止痛效能的人 ? 1881年私人开业,成了一名临床神经病医生 ? 与Breuer关系密切。 Breuer有一种特殊的治疗癔病的方法:疏导法的“谈话疗法”(安娜.O),后来弗洛伊德发展为自由联想法 ?1885年,他得到一笔奖学金,使他能到法国从学于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琼.沙可学习催眠(从沙可那里他学到:一,把癔病作为心理失调而不是作为器官失调来治是可能的。二,在一次晚宴上,弗洛伊德听到沙可充满激情地断言她的一名病人的障碍有重要的性原因,从而引起他对病人性问题特别关注。) ??1895年,他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病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始(工作第一时期) ??1897年,弗洛伊德着手自我分析,导致《释梦》出版。之后精神分析运动逐步发展起来。(工作第二时期) 1920年,《超越快乐原则》出版到去世,是其工作的第三时期。1923年患口腔癌。 1938年,纳粹吞并奥地利,在纳粹分子迫害下,逃亡英国1939年逝世。 二、思想渊源 ? ?莱布尼兹的单子的无意识 ?赫尔巴特的意识无意识心理学: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 . ?J.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 ?费希纳的无意识作用 ?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学中本能概念应用(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影响 第二节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一、人格结构 (一)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1、意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是人格中最表层部分。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要干什么,都是很清楚的。意识的内容是不断改变的。 2、前意识是我们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具有检查功能 (前意识和意识属于同一系统) 3、无意识是精神分析论的一个主要概念,是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是人的精神机构中最初级、最简单、最低级、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一种被压抑的强大内驱力。 意识层次结构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无意识存在的理由 1、催眠 2、梦(房子 ---人体,衣服---裸体,国王、女王----父母等) 3、失言、笔误、口误与丢失等 4、灵感、直觉等 5、分析发现许多心身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 6、建立理论运用证明 弗洛伊德用疏导法让病人的内心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后来发现很多是病人臆造的,他开始选择内驱力的范式。提出人格结构的新理论 (二)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id)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态,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可以看作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即它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储藏库,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并且完全处于无意识中。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消除紧张的途径:1,反射作用,感官受刺激释放出身体能量以达到本能的满足。2,愿望满足,通过愿望实现来满足其需要。 2、自我(ego)由本我分化出来的,其能量也来自本我。自我是理智的,遵循现实原则。主要工作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况的现实性进行。 3、超我(superego)从自我分化而来,是父母向儿童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的一个人格结构。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约在5岁产生,遵循道德原则。 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分别掌管奖和惩。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经验,再次产生这种行为或实施这种行为就会内疚、羞愧。自我理想是儿童受奖赏时内化的经验,再次产生这些行为或想到这些行为感到骄傲,自豪。 超我追求至善至美,所以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用良心和自豪感等方法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 现实生活中,面临大考时,一个平时混日子的学生的三我往往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冲突:他的本我会说:“我要作弊,这样我才可以过关”,他的超我会说:“那怎么行!作弊是不道德的!”而此时现实正冷眼注视着他,心里说着:“你敢作弊,我就要通报!”这时,一直在紧张关注着这场争执的自我站出来,试图调节本我和超我间的冲突,同时又要尽量避免被现实处罚。   如果这场无形的冲突以本我的胜利为结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去作弊,直到被抓住并且被处罚;如果如果这场无形的冲突以超我的胜利为结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充满了自责和内疚,并因此而影响他的考试情绪;如果如果这场无形的冲突以自我的胜利为结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在现有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抓紧时间复习,这样多多少少也能补上来一点,不仅如此,他还会从中吸取教训,并从此变成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任的学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