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请思考: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状况如何?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1: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万英镑) 材料2: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中国近代现代史 221 100 250 157 144 230 96.6 正当贸易总值 1856 1854 1852 1850 1848 1844 1842 年代 增长,但非常缓慢,时有减少。 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英国对华工业品徘徊不前的原因: 1、外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的消费需求。如刀、叉、睡帽、钢琴等。 2、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西方势力局限在通商口岸等有限地区。 3、广大农民购买力极低。鸦片输入增加,人们更无力购买工业品。 (根本原因) 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及列强罪行 提出修约 清政府 英法等国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拒绝修约 根本原因:英法等国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法等提出“修约”遭到清政府拒绝,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战争。(导火线)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实为在香港注册的中国船)。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释放了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马神甫事件 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村民控告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西林,勾结官府,作恶多端,激起民愤。知县张鸣凤把马赖逮捕并处死。 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出一支远征军。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扩大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阶段 (1858—1860) 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二、战争经过 (1856—1860年): 1、第一阶段: (1856—1858) 广州——天津 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广州 天津 北京 ★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150多年营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及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典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称“万园之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毁,大火三日不息。昔日皇家园林顿成一片瓦砾。 长春仙馆 九州清宴 勤政亲贤 随着1860年10月18日这一天的大火,圆明园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那凝固在我们心间永恒的痛却世世不忘。 三、战争结果 1、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2、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858年《瑷珲条约》: 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岭南江北—60多万 江东一岛—40万 1860年,《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 湖东南—44万多 1881年的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国西北部—7万多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19世纪80年代 《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 中俄《北京条约》 1860 《瑷珲条约》 1858 割占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割占领土范围 不平等条约名称 时间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岭南江北 六十多万 江东一岛 约四十万 湖东南 四十四万多 中国西北部 七万多 平方公里 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政治上: 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 外国势力由沿海各省,伸向内地,加紧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四、战争影响: “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的情绪支配,在小事上制造违约的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的地方督抚不是那么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