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九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二)摘要
考点规范练九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论黑与白
姜澄清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水墨”,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数十年来,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推出画史,成绩斐然。而思想史、批评史这类,单篇短札虽时有见于刊物杂志者,长篇专著却付阙如。此或因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作画外考察。比如,中国画的“空白”,石涛的“一画”,谢赫“气韵生动”,便不易在画内求解。
《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之类,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大象无形”,“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的精神是相谐不悖的。这些言论暗示了黑与白的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简言之,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
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其美学精神是早已“规定”了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驭控力导迫着绘画选择与自身同一“血型”的色种。文人们称书画曰“墨戏”。这“戏”,不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是精神的游戏、理性的游戏、“玄”的游戏。他们遨游在玄妙的“空”之灵界,与“道”同体,委实“逍遥”之至。
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但这“白”,不是颜料所加,而是纸的色。在三棱镜下的色光光谱,白为“100”,而黑为“0”,亦即处于两个极端。我们祖先虽不能以科学手段测得黑白的光度,但在实用上却得此精神。潘天寿先生云:“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又曰:“于黑白之外,又常配以醒目之红色,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民族性格使然。”(引自《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潘公凯编)实用既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汉书·艺文志》著录之阴阳五行家著述,凡1 300余卷,占其总数的十分之一,仅此可见其流行之盛。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于无意中,竟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加之,其时虽独尊儒术,而黄老之学反大流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黑白为阴阳之色征,故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而“黑”为玄道之象征,“白”又与空无、虚静相通。在诸色中,黑、白最具玄理。
书画的空白前人论述已多,倘不从哲理入手去破译它,徒知以西方美学来加以分析,则必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学精神。“空白”是“无”,是“寂”。空白展示了在寂无中无限开拓与博大的精神。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8月23日)
1.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人画有千年一色的怪事,比如选择“水墨”,自唐至今始终离不开“黑”的涯限。
B.潘天寿先生说“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是说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拥有一切,无所不包,具有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
C.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黑白组合之艺术实用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潘天寿先生所说“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可佐证。
D.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于中国画在择色方面执守不变的思想渊源的单篇短札、长篇专著时见于杂志。
B.“大象无形”与“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的精神是一致的,《老子》中用得最频繁的虚、无、静、默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与“黑”“白”是相通的。
C.研究中国文人画择色特点的思想史很难做画外考察,因为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他们很少涉猎经史。
D.文人们称书画为“墨戏”。这戏,不只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且是精神的、理性的、“玄”的游戏。他们在其中委实“逍遥”之至。
3.中国文人画贵“黑白”两色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作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2015年冬期施工的通知剖析.doc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摘要.ppt
- 关于3D打印机的采购汇报剖析.ppt
- 10.9学霸奋斗目标报告.ppt
- 关于中国诗的意象剖析.doc
- 6.1.1碳的单质详解.ppt
- 关于举办XX电厂《班组长安全培训计划》项目方案剖析.doc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摘要.ppt
- 2017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摘要.ppt
-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0章交变电流传感器交变电流传感器基础课时27变压器远距离输电(含解析)摘要.doc
- 2017高考领航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理科数学函数与导数专题1摘要.ppt
- 关于发展舟山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思考剖析.doc
- 10.X跨年业务_顾问版报告.ppt
- 201电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摘要.doc
- 2017高考领航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理科数学函数与导数第2章-第13课时摘要.ppt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摘要.ppt
- 2017高考领航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理科第九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9课时摘要.ppt
- 2017高考领航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理科数学函数与导数第2章-第9课时摘要.ppt
- 2017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考点练(16-20)摘要.doc
- 6.1_网络基础知识详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