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课件1121
五、掌握规律,明确方法,应用于写作。 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六、翻译文句,合作探究。 理解并翻译下列文句,请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或方面谈谈你观点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优美,思路清晰,字数200字以内。 1、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旣丧,齐亦不免矣。 合作探究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佳作展示 七、作业: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节选,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 2.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 (1)洵文的中心论点是: 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弊在赂秦 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洵重: 史实, 辙重: 假设. 3.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不过是借题发挥;而从论古讽今的贴切来说,还是苏洵的文章有意义,所以洵文得以流传,而辙文则知者甚少.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因为宋对西夏有贿赂退让,与六国赂秦土地相似. 4.解释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里的词义: (1).藉之以蔽其西: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阴助其急: (4).至于秦人得 伺其隙以取其国: 遮挡 挺身而出 暗中 发展到… ... 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 再见! 文史是一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与述(评)历史有关。如: 《荆轲刺秦王》 《过秦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羽之死》 《阿房宫赋》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这样的好文章。 .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到哪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一、导入课文 姜尚渭水钓鱼 秦琼长安卖马 苏武北海牧羊 张飞蜀都卖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战国七雄]—(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洵敢于直言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二、课题解释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