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玻璃山》:荒谬的现实世界 徒劳的个人努力
《玻璃山》:荒谬的现实世界 徒劳的个人努力
摘 要:唐纳德#8226;巴塞尔姆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短篇小说《玻璃山》是巴塞尔姆戏仿经典童话的作品之一。从冷漠的人际关系、日益恶化的社会及生态环境、主人公失败的原因三个角度分析该作品,作者试图通过构建一个虚构的世界来反映现实世界的荒谬性,进而揭示在这样的世界中个人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nbsp;
关键词:巴塞尔姆;《玻璃山》;荒谬性;个人努力
一、引言
唐纳德#8226;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 1931-1989)是美国战后最有影响力且最具有革新精神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一生发表了五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和未入集的十八篇短篇小说(吴定柏,1998:215)。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如荒诞的内容、黑色幽默、反讽、戏仿、互文性、随意性、拼贴等等。巴塞尔姆对传统语言和文字的改革赋予了现代语言新的意义和活力,在作品中主要体现在非线性叙事及荒谬的写作技巧的运用。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碎片艺术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为读者开创了全新的视角。巴塞尔姆 还放弃了传统的小说语言,将粗俗的词语和血腥的对话充斥于正篇小说。作者还运用非线性、碎片、戏仿、互文和重复等后现代表现手法,将生活的肮脏、琐碎与混乱以松散的片断拼贴形式安排在小说的各个角落揭示出一幅极其怪诞乏味、且无比丑陋血腥的现代社会的拼图。小说技巧上的创新似乎掩盖了作者写作的现实意义,事实上作者以一种变形的,颠覆的和矛盾的影像来揭示世界荒谬的本质,否定人类生活的终极意义,任何寻求终极意义的个人努力都将化为徒劳。
二、荒谬的现实世界
这篇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是骚动不安的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社会危机加深,政治局面动荡不安。面对着垄断、两极分化、冷战核竞赛、秩序的崩溃、传统的瓦解,人们遭遇到幻想破灭、信仰缺失等精神危机,人们的生活状态可以用“荒唐”和“混乱”两词来概括。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再现了当时的社会。
在荒唐混乱的年代里,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人们的道德也日渐衰败。在小说开篇,小说主人公在成功地爬过了较矮的斜坡之后告诉读者:“我在邻居间是新面孔。然而我曾经有过熟人。”第25和33句再次提到“我虽然在邻居里算是新面孔,但我认识了很多熟人。”在整篇小说中,“熟人”这一词出现了多达十二次。似乎“我”在这个城市里不是孤家寡人,“我”的熟人们聚集在山底下是来对“我”的爬山这个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的。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我”的熟人们不仅不能理解“我”行为的意义, 还幸灾乐祸地看着“我”艰难地往上爬。他们一边酗酒作乐、一边嘲笑、谩骂、讽刺“我”是白痴和蠢蛋,还策划如何殴打“我”和羞辱“我”,并期盼看到 “我”摔下来时的鲜血和尴尬的样子,盘算着“我”摔死后房产的归属。巴塞尔姆通过堆砌粗俗的、夸张的语言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我”的熟人们对待“我”这个熟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对待躺在山下地上的失败者的手段是如何卑劣了。他们不同情救助,而是趁火打劫地搜寻财物。他们在这些倒下的骑士中间移动着,拣他们的戒指,钱包,怀表,女人送的信物;甚至从还没死掉的骑士口中拔出他们的金牙。在这个被金钱异化的社会里,人们关注的只有金钱和物质,真挚的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在爬山的过程中,“我”总是感觉到“一阵凉意”和“很冷”,这分明就是一个生活在冷漠的后现代文明的人的真实心里写照。除此之外,在街道里,有成百的年轻人在门廊里,在停靠的汽车背后,胡乱开枪。而上年纪的人行尸走肉般地遛狗,两代人各行其是,形同陌路,彼此毫不关心。街道上的人们眼神失常,流露出不安,对世界充满恐惧和绝望。一个无聊的、没有温情的,充满了暴力, 血腥、肮脏、焦虑、彷徨和信仰危机的后现代社会赤裸裸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视而不见。城市的老人们对狗终爱有加,但在遛狗的时候却丝毫不注意保护环境:“人行道上到处都是颜色缤纷的狗屎:土色的,棕色的,火星黄色的,赭色的,鲜绿色,黑黄色的,玫瑰红色的”。小说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人为获取利益大肆砍伐树木:“有人因砍树而被捕,一排被砍过的榆树倒在大众汽车和强壮的人中间。毫无疑问,是用电锯锯的……在被锯过的榆树上方206英尺高,我可以看见榆树白色的‘肉’”。 “大众汽车”与 “伐树”为读者展现出来的是现代生活的矛盾, 即工业化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矛盾。人们为了不断追求舒适的生活, 大力发展高科技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