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技巧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 首都国际机场医院急诊科 唐广立 纲 要 前言: 急诊患者一般心理状态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开放式问诊 3、暗示 前言: 急诊患者一般心理状态 1、焦虑、恐惧 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急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病症后果无法预测,对医院环境、抢救设备和各种操作技术陌生,很多患者常表现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 2、急躁易怒 急诊病人由于病情急、危、重,心理上难以承受, 自制能力下降,易产生急躁心理,就诊时稍有不顺,病人就会怨言很多,脾气暴躁,甚至对外采取攻击态度。 3、悲观绝望 这类患者常见于服毒病人及慢性病病人,由于对生活失去信心及对疾病的绝望,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也有些患者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还有些年轻患者,因学习、工作、婚姻不如意而瞬间发生绝望轻生行为。 急诊科医患接触的平均时间 4分钟 结 论 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绝大部分处于比较敏感、脆弱、无助的状态,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急诊医师的任务不仅是治病救人,还需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对方的信任和配合.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名词: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统计表明:第一次与陌生人接触的体验,可以形成对这个人85%的评价,第二次90%,第三次95%,如果以后没什么特殊的情况,这一印象基本保持不变。 思考:第一次与恋人相见时你是怎么样准备的? 技巧1:营造轻松的氛围 医患之间的身体距离:0.8—1米左右 涉及到的心理常识:安全距离,根据心理学观点,陌生人之间,5米左右为安全距离,但医患双方因工作需要,人为地要求缩短此距离为亲近距离。但是,这样的距离还是可以再缩得更短一点的,在后面肢体语言这一块会提及 医患双方所处的角度:90—120度角,不宜取面对面的座位 题外话:餐厅的设置,也以安排90度的座椅为宜 技巧2:良好的个人形象 个人卫生:头发、牙齿、指甲、饰物……衣着:注重细节,袖口,钮扣,领带的搭配……谈吐…… 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职业形象的塑造。在此非常欢迎院领导要求医务人员工作期间打领带的规定 技巧3:无声胜有声的肢体语言 身体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是不是可以缩短一点双方的距离了呢 )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 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 避免目光接触——逃避,没有安全感,恐惧或紧张 打呵欠——厌烦 建议:问话时注视着对方的鼻梁周围,不宜长时间盯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容易让对方感到紧张 肢体语言篇 陌生人之间最容易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拥抱,可以第一时间实现身体间的零距离,而身体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心理的亲近程度 临床工作中的肢体语言:身体前倾,还不够,伸手触摸对方脉搏,至少局部是零距离接触了,或用听诊器听诊心肺腹部,用手触摸对方额头,听诊前先用手心捂一捂听诊器, 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可以让对方感受到医生关怀的做法 二、开放式问诊 您觉得怎么不舒服? 您有没有头晕、头痛? 除了头晕,您还有其它什么不适感觉? 您头痛得重不重啊? 思考:这四种提问,有什么不同? 开放式问诊篇 开放式提问: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 封闭式提问:指提出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有一定限制,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 开放式问诊篇 您觉得怎么不舒服? 对方会怎么回答?“我一天前感觉到头痛、恶心,呕吐三次……” 您有没有头晕、头痛? 答案是:有或无 除了头晕,您还有其它什么不适感觉? 这种提问也属于开放式问诊,可以引导出下一个关注的话题 开放式问诊篇 开放式问诊的好处:可以尽可能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因为只有患者了解自己的不适感。 注意事项 注意耐心地倾听,不宜频繁打断患者的诉说; 可辅以点头,或问“还有呢”等,给患者以鼓励,调动其主动性; 如果患者表述不清或言语欠条理时,可以给予适度的封闭式问诊,引导其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症状上来。 开放式问诊篇 您头痛得重不重啊? 这种问诊方式属于暗示性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