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手拉手》看胡嘉禄作品特色
从《手拉手》看胡嘉禄作品特色
nbsp;nbsp;nbsp; 三月下旬香港舞蹈团上演了《手拉手》。此乃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胡嘉禄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总监詹嘵南的共同创作,亦是胡氏加盟舞蹈團的第三個作品。四幕劇連同序、尾聲約長兩小時。舞劇以兩男(伍佳、歐陽)兩女(蘇聰、萱蘭)為骨幹,其中兩為殘疾傷健角色,內容以殘疾人的故事帶出人與人的互助互愛。
nbsp;nbsp;nbsp; 中西合璧nbsp; 古今共全
nbsp;nbsp;nbsp; 十五折舞段中(不計序/尾聲)採用了各式各樣的元素,表達了一幅又一幅的情味意像。形式方面,投影、雜技、手語、合唱等很是吃重。再顯示多媒體的運用漸成胡氏作品之必備元素。意像方面,中西合璧、古今共全的畫面亦成為胡氏抒情達意的一種創作手段。在《手拉手》中當第一幕《相形見聲》的現代氣息過後,接著第二幕是充滿禪味的《動靜方圓》。此折舞包含不少中國佛家諸相,跟第一幕的調子、氣氛截然不同,前者充滿現代感的人物和環境,後者是一個似虛非實的空間,一下子觀眾像被抽離現實環境,由今進古,踏入一個虛幻狀態;又如第三幕《賜我於夢》中現代的蘇聰夢想與坐在蓮座上的仙女共舞都亦古亦今,既中且西。這種中西合璧、古今共全的手法不單存在幕與幕之間,在同一幕裡的不同章節基本也是採用這種編排特色,最明顯是第四幕:在《迷醉聲光》和《鍥而不捨》中萱蘭的沉淪和蘇聰最後破盒而出都展現出現代的西方主義和畫面,到了《圓夢旅程》則來個中國諸神降臨,霎時又回復東方色彩之構圖。
nbsp;nbsp;nbsp; 廣中帶雜nbsp; 亂中見美
nbsp;nbsp;nbsp; 整場節目除了同時運用現代舞與中國舞外,音樂、色彩、服裝以至整體構圖都呈現了多元性、多方向和多官能的視覺設計。雖然手法廣中帶雜,但意像亂中見美則不可置疑。《手拉手》篇幅之廣或許令人看得有點膩,加上密集的元素的採用,確實令人無所適從,但獨立觀之,不少章節的設計實屬可觀。如第一幕《相形見聲》中一班舞者穿着簡約的便服跳出的舞步予人清新感覺、第二幕中的《和之署光》,舞者站在近乎90度直板上的突出小格上展示各種肢體形態甚具創意、同幕中的《圓之構想》氣氛、構圖一流,燈光與燭光製造出玄之境界,美不勝修。第三幕之《離有所別》及《雪地友情》中的雙人舞和三人舞簡約真摯而《掃除塵埃》則活潑有致,第四幕《迷醉聲光》利用透光盒和巨型支架表現了聰與萱兩個世界,聰極力衝破障礙,最終破盒而出,而萱則迷失在現實中,像被困在囚籠都對比強烈,佈局精細,編排簡潔有力。在戲劇上,終章中的《圓夢旅程》聰等勇救迷失的萱又似星球大戰,虛實相形,弄古作今都有天馬行空的效果。
nbsp;nbsp;nbsp; 體裁貫徹胡氏作品
nbsp;nbsp;nbsp; 這種廣含意像、風格雜成的體裁貫徹在胡氏作品中。首作《霸王#8231;別姬》不但嘗試以中國戲曲的技巧糅合舞蹈中,現場京樂、彈詞伴奏,大風扇,燭光悼念等的設計已見其大膽運用形形種種的元素來豐富舞作。到了前作《香城若舞》,形式與風格更與《手拉手》相近。不少舞段呈現出中西合璧、古今共全的畫面,當中李白與莫扎特相遇起舞是最佳例子。兒童鋼琴或口琴獨奏以至合唱的安排跟《手拉手》中的手語和兒童合唱基本用意一致,藉歌聲增強氣氛、牽動情緒比燭光悼念更能產生共鳴。這種編排既能更清晰地帶出主題,吸引更廣泛的觀眾都有利於票房。可以說小演員(包括兒童合唱團或兒童舞蹈團)的加入除了是作者在創作過程的一種探索之餘,亦是開拓舞團未來發展的考慮和嘗試。
nbsp;nbsp;nbsp; 以舞蹈說故事
nbsp;nbsp;nbsp; 胡氏三個作品皆由故事出發。《霸王#8231;別姬》借古喻今,但又與傳統的戲曲故事不同,借兩個經典人物套入文革故事,叫人反思,不無創意。《香城若舞》利用廣東流行曲帶出香港數十年的演變,以舞喻情看香江,心懷不淺。《手拉手》以殘疾人的故事說出傷健一家,視野更廣。雖然總有人批評胡氏作品難明,尤其是新作《手拉手》。筆者也得承認若不看宣傳單張上的故事大綱,很難明白其中意思,皆因胡民作品並非以故事來帶動舞蹈,而更多是從舞蹈本位去編織意思。胡氏少有以舞去模仿一些情節而達到如舞臺劇的戲劇效果。舉例說《手拉手》中第一場是工作坊,年青人踴躍參予,他不會顯示明確場景給觀眾知道那是工作坊,眾舞者也不會做出如填寫表格,紛紛申請參予的情節。或許正因這種不倚重戲劇的手段令觀眾產生問號,不過筆者認為胡氏的舞作能跳出儼如舞台劇的框框更誠可貴。儘管這種做法並不易取悅一般觀眾,卻是一個編舞創作舞劇時需衡量和小心處理的環節。
nbsp;nbsp;nbsp; 要從舞蹈的角度出發,多於從戲劇的考慮去創作大型舞劇殊不容易。觀眾有否發覺胡氏作品的場刊中都有仔細的分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