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作者:佚名
一、民歌与傩腔是孕育湖南小戏的温床
湖南民间小戏除了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quot;。这里,用“民间quot;二字,专指农民为主体表演的小戏,以区别于另一种广泛活跃在社会上的宗教戏曲——源于巫师酬神歌舞的傩戏。现今傩戏虽已归属小戏范畴,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一千多年里,傩戏是一隅被剧史研究所遗忘的角落。湖南最早见诸文字的小戏就是傩戏:“岁时,祈赛不一,其名宰牲,延巫为诸戏舞,名曰还傩愿quot;(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凤凰厅志》风俗卷。)。如果说,此处的“戏舞quot;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quot;同时,还记载当时的教谕专为巫觋扮演傩戏《孟姜女》所作的诗篇《神巫行》,诗中最后一句说“愿唱一部《孟姜女》。quot;关于当时《孟姜女》的演出情况,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曾有具体记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quot;。
此时,傩戏的戏曲性质应该说是非常明确了。
傩戏声腔源于巫腔,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的《九歌》年代:“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quot;。(注:汉#183;王逸《楚词章句》卷二页1-2。)
湖南与小戏有关的民歌记载则迟见于明末清初:
“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娘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quot;。(注:清#183;王夫之《五十自定稿》页22-23,见《船山遗书》第七十册。)
“旧春上元,在衡山县曾卧听《采茶歌》,赏其音调,而于辞句懵如也quot;。(注:清#183;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页172。)
文献中说的“采茶曲quot;(采茶歌)当时不是专指某个曲调,只是地方民歌的泛称,但是它载歌载舞扮演故事的形式却蕴含着戏剧成份:
“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子,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儿童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quot;。(注:清乾隆三十年(1765)《辰州府志》卷十四风俗。)
此类民俗歌舞至清嘉庆年已开始有了“戏quot;的因子和商业行为:
“上元,……城市自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每夜张灯大门,有鱼龙、狻猊、采茶诸戏quot;。(注:清嘉庆十七年(1812)《祁阳县志》第十三节候。)
“上元,……按近有为龙灯、水车、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唱采茶灯曲。无赖子藉以游食,……quot;(注:清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志》卷十三风俗考页3。)
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浏阳县志》透露了小戏行当的信息:
“元宵,……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quot;。
清道光年间,是湖南小戏形成的重要阶段。傩戏剧目开始丰富,且演出场合也十分频繁:
“又有还傩愿者,……至期备牲牢,延巫至家,具疏代祝。鸣金鼓,作法事,扮演《桃源洞神》、《梁山土地》及《孟姜女》等剧。主人衣冠,随巫拜跪,或一日、三日、五日不等。其名有三清愿、朝天愿、云霄愿、白花愿之属quot;。(注: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卷十六风俗页7—10。)
此时的采茶歌舞也由丑、旦演化成多种角色,丰富了管弦伴奏:
“采茶歌不雅,不足录。其音节低昂徐疾,尚无呕噗哑啁嘲之嫌。新年民间无事,五六人扮为采茶,男女一唱一酬,互相赠答。以长笛倚之,以胡琴、月琴应之quot;。(注:清道光三年(1823)《衡山县志》卷十八风俗页18。)
这里,采茶作为戏曲早期的一种形式,其音乐成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真正小戏意义的文字,最初却是出现在湘北石门县城郊夹山寺的碑刻之中,那就是清道光十年(1830)以当时岳常道官衙的名义撰刻的十道禁令中的第九条:
“禁演唱花鼓夜戏,以端风(化)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友)……更有一等轻簿浪子,及衙门丁役,争招寄拜乾儿,制衣购帽,不惜囊金……quot;(注:《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第四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版页621-622)。)
上述碑文提出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从嘉庆初年至道光十年这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花鼓小戏不仅从艺术到组织已经成熟,并且拥有了从百姓到官兵一大批热衷的观众。是什么使得花鼓小戏产生如此的飞跃?从现存史料分析,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川东大筒腔——梁山调入湘。
二、梁山调入湘加速了小戏的发展进程
湖南早期的花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美学角度看“伟大的心灵”.doc
- 从群体效应的角度透视活动课程.doc
- 从考生答卷失误中受到的启示.doc
-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doc
- 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谈职教师资的培养.doc
- 从肝脾论治脂肪肝.doc
- 从肝胃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探微.doc
- 从肝论治室性期前收缩体会.doc
- 从肝郁论治乳腺癌体会.doc
- 从肠道艾滋病毒感染机制试论艾滋病的中医辨治思路.doc
-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pdf
-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政治试卷(六)(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pdf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三亚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