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出山徑流演变趋势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羊河流域出山徑流演变趋势分析

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赵昌瑞1,高学军2,李改香1 (1.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 兰州 730030;2.黄委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内蒙古 包头 014014) 摘 要:本文对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多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年际变化过程线的趋势分三个阶段,即1955~1968年的下降段,1969~1990年的平稳段,1991~2002年的下降段。河流天然来水量的普遍减少,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气温持续升高,流域蒸发量增大,降水量持续减少,致使流域产流量减少;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变,破坏了流域原有的蓄水条件,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关键词:径流演变;趋势分析;石羊河 1 自然地理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部,大约在101o06’-104o04’E,37o10’-39o24’N之间。东、北部分别在滕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西部靠大黄山与山丹县接壤,西南部在祁连山分水岭与青海省相邻,南、东南部在乌鞘岭和毛毛山的山脊与黄河流域交界。行政范围包括凉州、古浪、民勤三县区及金昌市的全部,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区、山丹军马场的一部分。河流长300km,流域面积4.16×104km2。 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由南而北可分四个地形区,即为南部的祁连山地、中部的走廊平原、北部的北山山地和阿拉善高原。地质构造轮廓可分为3个单元,即南部的祁连山褶皱带;北部的阿拉善台快;中部的走廊拗陷。 本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东部,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气温的变化特征是:南部祁连山区气温低,多年平均气温-0.1℃,月平均气温为-14.6~14.2℃;中部走廊区气候相对干燥,多年平均气温7.5℃,月平均气温在-11.8~24.0℃之间;下游民勤盆地极度干燥,多年平均气温8.1℃,月平均气温-13.1~25.7℃。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且集中;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 2 水文特征 2.1 降水 本区水汽来源主要是由典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和印度洋水汽。夏季,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沿海输送来的暖湿气流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影响本区。盛夏期间,西南气流越过青藏高原把印度洋面的水汽输入本区。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60mm,降水时空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1.1 降水量面上分布 流域内降水量面上分布很不均匀,祁连山区多在200~700 mm之间,武威盆地在150~200 mm之间,民勤盆地在100~150 mm之间,呈现出祁连山区多,走廊平原、北部沙漠区少,东部山区多、西部山区少的规律。另外,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很显著,一般规律是随海拔高程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高程到达2550~2660 m时,降水量达到最大值。高程继续升高时,降水量又随高程的升高逐渐减小。 2.1.2 降水量年内分配 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降水集中在5~10月,其占年降水量的81.0 %~89.23 % ,连续4个月(6~9月)最大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3.04%~74.11% ;冬季(12、1、2月)降水量很少,一般占年降水量的1.9%~3.4% ;春季4~5月降水量普偏少,4月占年降水量的1.81%~7.95% ,5月占年降水量的8.86%—11.1% 。 2.1.3 降水量年际变化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用Cv值表示,其范围在0.19~0.28之间,年际极值比(多年最大值/多年最小值)在1.78~3.48 之间。山区Cv值相对小,平原区Cv值相对大。 2.2 径流 2.2.1 径流的补给来源 降水是石羊河流域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河流来水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流量过程与雨量过程基本相应,主要来水量集中在汛期。但高山地带为固体降水,部分转化形成冰川,再由冰川融化补给河流。非汛期河流主要是山区地下水补给。 2.2.2 径流的区域性分布 石羊河流域的径流从源头到尾闾流径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径流区,即径流形成区和径流散失区。南部祁连山区为径流形成区,这里地势高寒,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有冰川积雪,有利于径流形成,径流量随集水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出山口达到最高值。其流域产水量在空间的分布也有差异,深山区降水量多、植被条件好、产流量相对较大,径流模数在7.57~8.89之间;浅山区降水量小、植被条件差,产流量相对小,径流模数在5.16~1.22之间;另外,从东向西径流模数在1.11~8.89范围内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整个流域内西部产流量相对大,东部产流量相对小,各产流区径流特征值见表1。连山山前洪积平原—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区及下游民勤绿洲沿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