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楚辞以及屈原及其研究
关于楚辞以及屈原及其研究
一.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
楚辞是对南方文化(长江流域)和北方中原文化(黄河流域)的融合。在春秋之后,楚国开始强大起来,兼并了整个长江流域靠近中游的一些小国家,然后开始和北方中原交战,正是这无数次的战争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上的交流。当时楚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文化相对于中原文化发展的还比较缓慢,尤其在伦理、道德、政治、治国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当时孔子儒家思想在北方已经很是盛行了。北方出现了很多的学说和典籍,因此他们在伦理、道德治国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体系。因而,在这次战争提供的条件下,南方从北方吸收了大量的文明成果。如《诗》、《书》、《礼》、《乐》等,后来这些学说也都真正渗透进了他们的思想中。当时中原礼乐文化在楚国居于相对高的地位。以至于在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等方面,它们表现了很大的一致性。记载楚人诵习《诗》、《书》、《礼》、《乐》的例子在《左传》中就有很多。这种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是楚文化形成的关键原因。像屈原《九章》中的很多诗采用的形式都是四言,而且又用“兮”字作为在隔行的结尾。这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受《诗经》形式的影响。另外,楚辞体的形成很明显的受到当时在楚国很盛行的歌、乐、舞的直接影响。使楚辞这种特殊的格体具有更多的“对唱的形式和戏曲的因素”以及表演性。这在《九歌》中甚是明显。像《东皇太一》所云:“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二.屈原的作品及思想
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可见楚辞虽从大的方面讲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却离不开屈原。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其实在这里也可以说不有屈原,岂见楚辞。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情诗,也是开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最能代表“楚辞”的辞格。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后人又把“诗骚”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多以叙事为主,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多以抒发内心情怀为主,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因此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离骚》在思想上是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上的腐败黑暗的悲愤与控诉。同时抒发了自己遭陷害的哀怨之情。因此形成了全诗缠绵悱恻,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
在艺术形式上《离骚》开辟了一个象征世界。这样就使诗歌富有诗性与蕴味。这种象征世界的开辟,主要在于他在诗歌意象上的创造。《离骚》中最典型最巧妙的意象创造便是香草、美人。这种复杂而又巧妙的香草美人意象的组合形成了象征比喻系统,从而形成了象征世界。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制芰荷以为衣兮nbsp;集芙蓉以为裳”“芳与泽其杂糅兮nbsp;唯昭质其犹未亏”。
《九歌》较《离骚》之不同在于它的更多的纪实性,以及其中渗透大量的楚国当时盛行的巫祭现象。而且其中还融入了爱情。这就是说,用男巫来照女神,女巫来招男神。接情爱来对神的吸引。表达了对爱情与神灵的崇仰与追求。
《天问》以一问到底的方式,节奏强烈富有气势,强有力的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与不满。全诗每组都有押韵,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六言、七言,行文既整齐统一,又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天问》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它作为现代研究者研究其屈原的哲学思想的着笔之处。在《天问》的开篇之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nbsp;?上下未形,何由考之nbsp;?冥昭瞢暗,谁能极之?nbsp;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nbsp;?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作者就在对哲学最基本的元素——宇宙的生成及本体论进行拷问。
就屈原是否是哲学家这一问题上,很多著名的学者都给出否定的答案。但从诗人内在的精神,即忽视她的其他身份,单从诗人存在的角度出发,可以说,他是一个作为存在者与悲剧诗人结合的哲学家。
三.对于楚辞以及屈原的研究的意义
对于楚辞研究的意义,前面也已经简单提到了一点,即楚辞融合了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这种中国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对后来全国的统一,特别是文化上的统一有重要意义。另外,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之一,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后来又有很多诗人都受到此源头的影响。包括一些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家像司马迁、李白、辛弃疾、曹雪芹对屈赋传统的不自觉的继承与发扬。尤其是作为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扬者李白。楚辞是第一次在诗歌中显现出个性化的抒情和自我的主体意识。这种个性化的抒情和鲜明的自我性到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