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下)

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下) nbsp;nbsp;nbsp;nbsp;二、一则传奇给予的启示 在1875年的一家名叫《华洋通闻》的报纸上,出现过一则发人兴味的报导。报导的标题是《煤矿和拐骗者》,内容是一个民间已有流传的近于传奇的故事。然而,它却联得上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问题。不妨先摘引其主要的内容,然后谈一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报导中说: “在康熙年间,直隶省有一位驻扎在保定府的巡抚,名叫于成龙。他忠实于朝廷,垂爱于百姓,名闻遐迩。…… “在他巡视各地的时候,常常听到[北京]西山窑户中流行的一种拐骗制度。由于他们仗着人多势众, 难于查处,因此长期活动而从未受到惩罚。 这位巡抚决心想办法加以禁止。……在八月十六日那一天,他决定亲自出巡,身边只带了一个忠实的随从,名叫田虎。…… “在午夜时分,他和田虎偷偷地离开衙门。出城以后,各人按计划进行化装。巡抚扮成一个托钵道士,他的随从扮成一个随身的小道徒。 “ 装扮停当以后,主仆二人开始上路,径奔西山。……最后到达一所寺院。寺院的住持热情款待他们,并且问他们为什么来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于成龙按原定计划声称:他听人说他的一位外甥在附近的矿上赚了一笔大钱,但是,不知道这个矿的确切地址,因此特来寻找。 “好心的住持建议他们两人不要走近矿区,因为这对他们可能不怎么安全。原因是那里缺少人手,很可能会把他们捉起来帮矿井车水,——那里曾经有许多人就是被捉来的。 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坚持要去,万一被捉住,那里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工头,他是一个好人,只要他们提到住持的名字,他就会帮助他们。 “正在谈话的当口,有几个开矿的人闯了进来。他们声称是来寻找矿上的几个逃亡者。 当他们看到这两个陌生人时,就问他们是干什么的。这时有一个住持回答说:他们是远方的游僧,并且会算命。开矿者就要求这两个人随他们到矿上去为他们算命。想到这是一个访问矿区的好机会,于成龙立刻答应了。 “天刚亮,于成龙和他的随从陪伴着开矿者向矿区进发。走了六、七里路,穿过了一些矿场以后, 他们到达这个带路人所在的矿区。 当开矿者把这两个被认为是道士的人带到窑口时,立刻露出真相,明白告诉他们两人说:矿井需要他们帮忙车水。当然,只要他们干,就会得到好工钱。 “于成龙和田虎不愿就此进矿,他们托辞出家人不曾做过这样的工作,但是毫无效果。他们被威胁着,非进去不可,如果抗拒,就会有挨打的危险。因此,他们只好进去。 当他们行经一些坑道时, 矿工的一付样子使他们感到非常惊讶。 那些矿工看起来简直像鬼而不像人。每一个矿工都穿一条短裤,裤子的裤腿还不到膝盖。头上紧扎着头巾,并且插上一支点燃了的腊烛。一身漆黑煤灰,看起来,特别令人厌恶和可怕。 “于成龙设身处地,感到非常不安。他想:‘老天爷,这就是从远古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发生的事情!俗话说,好在南方来的大米是吃不光的,西山的煤炭也是烧不尽的。如果北京缺了煤炭和大米,那些旗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 “他们越往前走,就越是感到可怕。坑道的顶棚是用木柱子支撑着,而这是摸出来,不是看出来的。因为他们被引进去的这条坑道是漆黑一片,只有他们的带路人带着一点微弱的灯光。 “他们跟着带路人穿过无数的坑道,一上一下地至少有四里之遥。这时,他们忽然听到水声,那正是矿工们挖煤所造成的声响。这时他们的带路人喊话,说是他已经带来了两个流浪汉。跟着就出现了一个工头。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工头给这个带路人一份报酬,然后他就走了。显然非常满意。”[1] 这一则传奇,在50年代史坛上,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就曾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位已故的著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者就此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民间说书人流传的一部‘于公案’,在第一回里有于公自述的一段话说道:‘在我做直隶保定府时节,私访门头沟煤窑,将两家恶霸马三峰、于思九拿获,全家斩于市曹之上。马三峰、于思九之羽党尽是江洋大盗,都要报仇。’这种演义当然写得有真有假,使人真假莫辩。比如,明明是于成龙的故事,它却偏偏说:‘于太公生二子,长名成龙,次名得水。’把于成龙的父亲于得水说成于成龙的弟弟。而无论是于得水或于成龙,明明都没有做过保定府知府,它却说是‘做直隶保定府时节。’这些都是有意以假乱真。但是,虽然这样, 它毕竟是根据门头沟的真事编成的, 所以门头沟开窑的人很不喜欢听讲这一段书。人们从这一段书里不难想见,清朝的封建统治者对民窑业主们多么残暴地进行压迫。不过,当时的民窑却并没有被‘于大人’之流的暴力压迫所慑服。相反的,正当于成龙飞黄腾达的时候,在康熙三十年到四十年,门头沟的许多民窑仍然有新的发展。”[2] 这一段考订,都是正确的。如说于成龙不是于得水的哥哥,而是他的儿子,于成龙和于得水都没有做过保定知府,以及民间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