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临床观察.docVIP

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临床观察

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临床观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赵梅萍,武会平, 阚建辉,贾金铭, 王根民 【摘要】nbsp; 目的观察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凉润通络汤水煎温服,1剂/d, 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凉润通络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项指标,远期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但对下肢神经病变改善不明显。 【关键词】nbsp; 凉润通络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nbsp;nbsp;nbsp;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快、病情重、截肢率高,是致残的重要原因,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科应用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nbsp; 资料与方法   1.1nbsp; 病例选择   选取200201~200608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报告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90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具有典型的患足怕冷、灼热、麻木、疼痛,甚至溃烂、坏死等症状,同时具有糖尿病病史2年以上予以确诊。查足背动脉或腘动脉搏动减弱。全部病例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存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并测定足背动脉血流量。所选病例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4.4±2.6)岁,糖尿病病程(8.6±1.2)年。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5.6±3.0)岁,糖尿病病程(8.4±2.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指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nbsp; 治疗方法nbsp;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严格饮食控制,胰岛素降糖治疗1~2周,停用所有扩血管药及抗血小板药。在血糖控制稳定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凉润通络汤水煎温服,1剂/d, 20 d为1个疗程。方药组成:生地20 g,百合10 g,白芍10 g,木瓜10 g,生石膏20 g,川芎10 g,蒲黄10 g,灵脂10 g,元胡10 g,栝蒌12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枳实10 g;对照组: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所有患者持续给以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正规治疗,不合并应用其它任何抗凝剂及扩血管药。足部坏疽者依据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予抗炎治疗和局部处理。   1.3nbsp;nbsp; 观察指标nbsp;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TC ,TG,HDLC,LDLC),血液流变指标,下肢缺血症状变化、患肢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内径,峰值流速(VMB),平均流速(VMT),血流量。   1.4nbsp;nbsp; 疗效评定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 糖尿病病情稳定,肢体症状基本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120 m/h,能持续行走1 500 m以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明显改善治愈。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500 m以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均有改善为显著好转。症状减轻,肢体创面接近愈合或缩小,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300 m以上,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有改善为进步。 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5nbsp;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nbsp; 结果   2.1nbsp; 患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冷感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麻木感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nbsp; 患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略)   2.2nbs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