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民俗文化
温州市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2003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截至今年5月,温州市普查上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44项。
温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很丰富,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内容可作列举:
永昆;瓯剧;瓯绣;瓯塑;瑞安鼓词;乐清木雕、剪纸;泰顺、平阳的提线木偶戏;苍南布袋戏、铁枝平阁和嘭鼓(道情渔鼓);温州的板凳龙;民间唱龙船;还有朔门米塑、糖囡儿……蕴藏在民间的远不止这些,这仅是冰山一角。如果经过征集深挖,还会有更多的佳品浮现出来,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1、温州鼓词
清嘉庆十一年(1806),“温州鼓词”已有艺人白门松演唱活动的文字记载。用温州地方语言说唱,以瑞安话为准,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说唱,伴奏乐器牛筋琴、檀板、扁鼓、抱月均为演唱者(一人)自行伴奏。十六弦的牛筋琴为全国唯一的独特的曲艺伴奏乐器。常用曲调有“太平调”、“吟调”等,古朴而具温州地方特色。演唱区域为温州市区和瑞安、平阳、永嘉、乐清、洞头、文成等县(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瑞安素有“鼓词之乡”的美誉。温州鼓词,俗称唱词,源于瑞安,演唱以瑞安方言为标准音。鼓词于明代由当时民间曲调发展而成,较多保留南戏特点,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鼓词”有“平词”、“大词”、“门头词”之分。“平词”是平时演唱的曲目;“大词”是指鼓词中特有的《香山》和《南游》两曲目。
2003年,温州鼓词被列入我省第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补助项目。同年,温州鼓词研究办公室成立。今年,温州鼓词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自申请立项保护以来,瑞安市已收集传统鼓词词本《灵经》等35本、名师演唱专辑55盘、原始道具铰钉琴1把,翻制词盘48盘,出版专集2册。
2、泰顺药发木偶
泰顺药发木偶是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其表演场合往往被用于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庆典活动。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戏曲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药带动,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独一无二;在烟花表演中结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烟花中绝无仅有。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主要有悬丝木偶、杖头木偶、水木偶、药发
木偶、肉木偶五大类,其中水木偶和药发木偶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为此《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泉州晚报》等媒体先后作了报道。几百年承传不断的药发木偶在泰顺发现,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3、永嘉昆剧
明嘉靖、隆庆年间,昆山腔经过改革发展成昆曲(水磨昆山腔)以后,分化成雅、俗两部分,雅昆曲称为“正昆”,俗昆曲称为“草昆”。永嘉昆剧则是俗昆曲(草昆)的一部分,是地方化、通俗化的昆剧。解放后只有永嘉县一个昆剧团,温州古称永嘉,故称永嘉昆剧。因明代五大声腔,系从温州的南戏发展衍变而来,温州既是南戏的发源地,又是明嘉靖年间海盐腔流传地区,因此,有人认为,在永嘉昆剧中,不但可能保留有“海盐腔”的遗音,而且可能还保留早期“温州腔”的遗音,所演剧目有扮演南宋祖杰故事的《对金牌》,故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永嘉昆剧表演风格十分古朴而细腻,比较生活化。其《荆钗记·见娘》《琵琶记·吃糠》的独特表演,受到昆曲界的赞誉。1984年永嘉昆剧团改为越剧团后,仍参加一些昆剧演出活动。1999年成立永嘉昆曲传习所,排演了现存最早的南宋戏文剧目《张协状元》,2000年参加了首届全国昆曲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展演奖后,又于2002年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华奖”。2003年排演了《杀狗记》参加第二届中国昆曲节,又获优秀剧目展演奖。目前,已招收了10名学员,与11名原演职人员一起,以昆曲传习所的名义演出。
4、乐清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工艺的一个主要品种,以用黄杨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合同协议]解除土地租赁合同范本.doc
- [合同协议]规范鱼塘承包合同范本.doc
- [合同协议]西安市租房合同范本.doc
- [合同协议]装饰施工合同范本.doc
- [合同协议]装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责任合同.doc
- [合同协议]装修设计合同范本.doc
- 《合同翻译方法全.docx
- [合同协议]装修施工协议书.doc
- [合同协议]补偿贸易返销合同.doc
- CTC自愿性产品认证合同书0.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