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模阅卷例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0题,信息整合 (一)典型错误: 答案重复。如: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桌子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吃饭的人数由四个变成三个再变成两个,眼下就只剩下和乐明一个了。 (二)19、20题,错误出现的共同原因: 1、搜集信息速度慢、不准确; 2、不知从分值考虑,按点答题 (三)复习建议:加强从材料或文章中搜集信息的训练,而且限时;引导学生养成写完后回头读的习惯,检查回答是否全面,有否重复。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1题,分析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 1、错别字较多。“惊讶”写成“惊呀”或“惊伢”。 2、不结合文本回答,空洞的套用术语。仅写“为下文做铺垫”或“为下文埋下伏笔”“引出下文”。 3、文体不分。还有许多同学写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者“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未理解文章内容。把“直”仅仅理解为听到“圆月桌”是宝物的开心,“似乎”理解为为和乐明得到宝物的开心的笑,甚至有学生把和乐明理解为一个贪财的人。 (一)典型错误及原因 1、答题时不能仅套用术语,要把术语和语境结合起来,这样的答案才完整。 2、加强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特点不同,要教会学生区分。 3、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只有读懂了文章,才不会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有所偏差,也才不会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1题,分析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 (二)复习建议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2题,揣摩人物 (一)典型错误及原因 1、没有仔细阅读文本。很多学生囫囵吞枣地看一遍文章,文章还没有读懂就开始快速答题。把“走眼”的鉴定理解为走眼的鉴定,即认为宗学的鉴定就是错误的,而非故意出错。 如:为自己是馆长而做了走眼的鉴定的尴尬、惭愧地笑;虽然宗学鉴定错误,但却使和家变得热闹、团圆,自己也就不再后悔、自责了。 2、答题时没有认真读题,题目没看清楚,也没有想清楚答案就草草下笔。结果表述不规范,语言啰嗦,写了很多,但只答到了一个要点。 3、平时在练习中较随意答题。答案中指代不明,没有具体人名,只有“他”。 如:说明他不再孤单,有家人陪了。说明他的方法有了效果。 这个句子里两个“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学生的答案中没有明确,只是一个含糊的“他”字。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2题,揣摩人物 (一)典型错误及原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2题,揣摩人物 (一)典型错误及原因 4、审题不清。把“宗学举筷而笑”看成“志和举筷而笑”,所以就出现了类似于“看到自己的圆月桌又围满了自己的孩子高兴地笑了”这样的答案。 5、主题理解偏失,出现一些无厘头的答案。 如:宗学笑是因为他自己那么轻易就骗了和家全家,他为自己的聪明以及和志明的愚蠢而幸灾乐祸。 6、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书写不规范,病句和别字很多。 1、阅读训练中,要强调学生回归文本,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章,读通、读懂。并且,要审清楚题目的要求。 2、阅读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有得分点意识,相同的意思归纳为一点。 3、告知学生要想清楚再答题,规范答题模式,如指代要明晰。 4、平时训练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答完题后要检查,尽量避免病句的出现;整理作业中常出现的错别字;规范书写。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2题,揣摩人物 (二)复习建议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3题,探究文意 (一) 典型错误及原因 1、对文本不够重视,舍本求末,重技巧,忽略本质内容。答题的套话多,缺少和文本相结合的具体语言。 2、对文本主题把握不准导致回答不够准确。 3、语言不够精炼,写得太过于冗长,超出了答题区域,导致部分答案扫描不到,影响得分。 4、书写不够规范、清晰。 1、要求学生走进文本,仔细阅读,读懂文本,规范答题。 2、告知学生要抓住重点,提炼语言,在固定答题区域规范答题,尽量不要超出答题区域,以免因扫描不到而导致丢分。 3、告知学生书写不清楚是1分拿不到的,要求学生规范书写避免失分。 第二部分 阅读 第23题,探究文意 (二)复习建议 第三部分 作文 (一)典型失误及原因 1、审题不到位。 ①缺乏自主思考,没有把“一事、一人、一景”具体化,就直接以“一事”“一人”“一景”为题,这使得下面的写作内容随意、宽泛。 ③不顾题目中的“我的心”,全篇散谈别人的事,看不见“我”。 ②对“滋润”一词理解不够准确,很多学生理解为“触动”、“感动”和“影响”。 第三部分 作文 (一)典型失误及原因 3、没有“中心”意识。 ①把许多事情堆砌在一起,或只是一些诗文的罗列,或是一些感想的随性抒写,前后缺乏连接,也不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