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国近代音乐 第一节 概述 1、1840年---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半殖社会。 2、太平天国---加速清王朝的解体。 3、封建社会的解体----新的生产关系产生---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 4、二十世纪初---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近代音乐随之传入。留学生---学堂乐歌---西洋的音乐技术、体裁和形式。 5、昆曲的衰落,京剧的发展。 6、广东音乐、上海江浙一带的丝竹乐 1919年的五四运动----我国音乐文化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1、西洋音乐的传入 1)明、万历年间,意、利玛窦---西洋雅琴---古钢琴。太监--利玛窦《西琴曲意》。 2)康熙—徐日升---用乐谱记录并弹奏---康熙学习弹奏法。 《律吕正义》续编---五线谱等西洋音乐知识的介绍。(德理格) 3)明末清初的政府---传教士---欢迎的态度。 清雍正以后----闭关锁国的政策。 4)鸦片战争---侨民移居,教会学校的举办。宗教的传播---赞美诗、钢琴小品。狄就列《圣诗谱》---五线谱,西方乐理的乐法启蒙。李提摩太《小诗谱》---中国民歌曲调作为练习曲。 5)欧洲乐器与器乐作品的大量流入。 时间,20世纪初前后,西洋乐器组成的乐队。 [1]1881年上海,外国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2]北京清廷海关总署,赫德乐队。 [3]1899年袁世凯,组织军乐队。1903年军乐学校。 6)管风琴的应用。1911年日本人铃木米次郎《风琴教科书》,索树白。 7)钢琴曲谱《进行曲》 8)1903――清—对“乐歌”的认可。 1906年,“随意科” 1908年曾志忞,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 1912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学校令实施细则》 9)手摇腊筒唱机的传入。法国百代公司经营唱片。 10)社团的出现。 11)音乐会的举办。作曲理论的创作。 2、“学堂乐歌”的兴起 1)背景。 2)定义。 3)内容。 ?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 (一)早期的“学堂乐歌”。 作品曲调----日本、欧美。 教授者:日本人 传播乐歌的简谱法---日本 早期的歌集---在日本排版、印刷。 (二)创作、填词、教唱---启蒙音乐教育家。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 1、沈心工:近代学堂乐歌作者,启蒙音乐教育家。 秀才---教书---1902年,东渡日本,学习、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设“乐歌课”。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 (1)最早的音乐教师,唱歌教材的编写者。《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心工唱歌集》,《小学唱歌教授法》。 (2)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编创作品的内容有三类: A.儿童歌曲是其创作中最多的部分。《兵操》《竹马》。 B.辛亥革命---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革命军》《何日醒》。 C.自己创作歌曲。《黄河》 2、李叔同 评价:近代的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生平:1905—1910年间,日本东京学习绘画和音乐。 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早期话剧运动的倡导者。《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1906年编辑《音乐小杂志》。 1910年回国,文艺编辑,介绍贝多芬。 1913年浙江第一师范音乐美术教员。 1918年出家为僧,弘一法师。 1)早期作品: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存亡的忧虑《祖国歌》---《老六板》 2)描写自然景物的抒情歌曲,有修养和造诣的艺术家,最早选用合唱歌曲填配乐歌的音乐家。《春景》《送别》等。 3)创作的尝试。 其在词曲配合和意境的创造,钢伴的写作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思想性、通俗性----沈心工。艺术性----李叔同。 第四节 京剧的发展 清末京剧得到了的发展。唱腔和伴奏音乐的丰富,名角的出现,流派的形成。 1、谭鑫培。1)清廷供奉。2)吸收发展。创立了谭派艺术。 2、汪桂芬。老生—场面---登台,嗓音高亢、唱腔激越,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感。汪派艺术。 3、孙菊仙—淳朴苍劲慷慨、激昂的情感。 4、1902年北京,喜连成班---富连成班。萧长华,叶春善 5、四大名旦:梅、程、尚、荀。 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