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顺乎世界潮流.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改顺乎世界潮流

(三)兴起标志:1915年,上海,《青年杂志》 (第二期后改名为《新青年》) (四)活动中心(阵地和基地) 1、《新青年》 2、北大: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通过争鸣,宣传新思想) (五)分期 早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918年—后期:马克思主义 (六)思想主张: 【一】早期:核心:民主与科学 (1)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愚昧 科学(赛先生):近代科学 民主(德先生):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共和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标准 (个性解放;男女平等;自由人权) 旧道德:封建伦理道德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后期的新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七)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前期): 性质: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积极: 1、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2、对五四运动起动员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并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消极: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中国的读书人埋头于经书中寻章摘句,远离社会现实的时候;当清帝国的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把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资本主义: 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经济:由传统农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思想:由封建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政治: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材料一: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自大,对世界没有清醒的认识 材料二: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复兴之路》解说词 问题一: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国人怎样的心态? 一 、“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想萌发 1.背景 (1)国内:①鸦片战前,清朝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鸦片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封闭、保守、虚骄自大)程朱理学;读书人远离现实;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御侮方法。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怎样理解?) 《四洲志》 魏:《海国图志》: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3、影响: 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迪人民思想。 仅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没有付诸真正实践。 1、收集西方信息 2、编译外文书籍 ——打破“尊华夏贱夷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