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胶囊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胶囊剂

秀美软胶囊 (一)配方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2)理化指标 (3)功效成分 (4)微生物限量 (5)净含量及偏差 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 10% 以内,超出装量差异的不得多于 2 粒。并不得有 1 粒超出限度 1倍。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与片剂、丸剂相比,制备过程中不加黏合剂,不加压力,崩解快 * 水分过高引起胶囊膨胀、变形,有助于微生物滋长,对吸湿性强的物料还会产生溶化现象。 * * 吸潮:胶囊剂吸潮后导致水分不合格,常通过降低胶囊填充模充、存放间的湿度来解决。某些吸湿性较强的品种使用铝塑包装后,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易造成水分不合格,可改用铝-铝包装,提高气密性。 小嘴漏油:胶囊工序比较复杂而繁多,容易产生漏油问题,软黏丸,网胶带容易熔融断卷,丸不容易自然剥落,出现气泡丸(油眼睛现象) 、大小头丸、瘫软丸等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造成的原因各异,根据现象特征采取相应的具体对策措施。 慢性漏油: 内容物颗粒过大,又同步不能相应正确调整,嵌入接缝线,或模腔倒角等使接缝线实际黏合面太窄造成。 悬浮液作内容物,且以PEG系列作助悬剂的软胶囊容易发生成品慢性漏油问题。 环境温度变化极端, 使“冷暴”现象产生,产生成品慢性漏油现象,应控制好生产环境条件和工艺工序过程时间,对成品在寒冷地区的考虑适当增加增塑剂的量。 软黏胶囊:胶液质量和制丸胶皮冷却温度不合适以及喷体过热,制备过程中没能综合结合最佳制丸工艺点。 胶囊下不来:模具磨损、模具轴抖动过度、模具装配不准,模具太松未紧啮合,可以结合现象来判断,个别是胶液质量与喷体过热。 胶囊大小头:比较明显的受热不均匀或过热造成。因为里侧散热没有外端一侧效果好;制胶囊间净化出风口的位置影响胶囊的形状;左右两条胶带厚薄差异过度或热冷差异过度造成胶囊两侧不对称;电加热棒电热丝的缠绕不均匀等。 制胶囊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六、胶囊剂生产管理规程 原辅料的预处理: (1)原辅料使用前,应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件数及化验合格单,并检重验质、过筛,谨防异物混入; (2)处理后的原辅料装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内外附有标签,做好记录,转入下工序。 配料与制粒: (1)核对前工序下转的药粉、稠膏(浸膏)的标鉴,无误后验收; (2)配料计算及投料时,要求操作者与复核者在生产记录上签名; (3) 需制粒后装囊的品种,制粒时要先将颗粒混合均匀,逐渐加入 定比例的稠膏,或一个批号分几次制粒时,颗粒应大小一致; (4) 对黏合剂剂的温度、浓度、数量等技术参数,必须严格控制操作,用水制粒时应采用纯水; (5) 称量用的衡器,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期校验。 干燥: (1)按品种规定控制干燥盘中湿颗粒的厚度、数量,干燥过程中应经常翻料,并定时通风,定时记录干燥温度,防止焦化,控制颗粒水分在规定范围内; (2) 应定期检查烘箱温度的均匀性; (3) 采用沸腾床干燥时,所用的空气要净化除尘,操作中应不断检查有无结料现象,使其干燥均匀。 整粒: (1) 整粒机落料斗中应装有永久磁铁,吸除意外进入颗粒中的铁屑; (2) 芳香性物料按规定含量经计算后在整粒过程中逐渐加入,以便混合均匀;颗粒混合后,应在容器密闭存放4h以上,便于渗透均匀; (3) 混好的颗粒装在洁净的容器中,容器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批量、件数、日期、工号,及时送中间站; (4)特殊品种,应在密闭室中生产,操作人员成隔离操作;室内装有吸尘装置,排除的粉尘应集中处理。 装囊: (1)分装前核对空心胶囊半成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应与化验合格单相符; (2) 空心胶囊、半成品及其成品应放置恒温恒湿室,室温18-28 ℃,湿度45-65%; (3)手工分装时,定人调剂、称量、复核并签章;设专人检验质量差异;收、发均应验质; (4)机器分装定人负责设备的调试与养护,分装前试装,检查装置量差异、外观;定时检查装填量,不合格的胶囊应返工处理; (5) 称量、检测所用的衡器,使用前校正,定期检定; (6) 分装好半成品装入洁净、干燥容器中,密闭保存,防止吸湿,容器内外应附有标签。 检囊、打光 (1)用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胶囊磨光机内外表面、毛刷及器具,进行消毒、擦干,毛刷吹干; (2)专人挑拣抛光过的胶囊,检查其外观质量; (3) 将合格品送入打蜡间,用液体石蜡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