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化学13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地球化学13解析

第四节 磷酸盐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沉积物: 磷酸盐矿物:磷酸钙、磷酸铁、磷酸镁 富磷沉积物: 统称:磷钙土(石)、磷灰(块)岩。 组成:磷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碎屑矿物。 形态:磷钙石结核、磷酸盐化生物遗骸、磷酸盐化粪石。 成分:P和Fe正相关,因为生源沉积和成矿中共同富集 第四节 磷酸盐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间隙水: 100m深:SO42-被细菌还原HS-,浓度降低至最小,NH4+和PO43-被释放,浓度最大、碱度最大; 更深:PO43-快速下降,说明磷酸盐析出,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NH4+浓度下降、碱度下降,与为粘土摄取有关。 第四节 磷酸盐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磷矿床: 晚元古代以前:海洋相对停滞。 晚元古代:形成上升流、加速对流,营养盐进入表层。 海平面上升,陆源浅海有利于生物繁衍和磷酸盐聚集。 透光带生物繁茂,形成磷矿床来源,使以后介壳生物磷酸钙骨骼被碳酸钙骨骼所代替。 缺氧还原环境导致磷酸盐从生物碎屑释放和沉积。 第五节 海底地形概述 自学,因为属于地质学科 跃温层:垂直方向上水体温度分布的不连续面。表面发生混合,而下层则相对稳定保持着原有的温度分布状况,在上、下层之间产生温度的急剧变化,出现不连续面。 * * * * 双箱模型(Broecker模型)箱式模型(box model)是将海洋看作一个或数个贮圈,称其为“box(箱子)”。Broecker模型是将海洋分作两个贮圈,即双箱模型(W.S. Broecker, 1974)。 * * 非晶质又称“玻璃质[1]”。组成物质的原子或离子呈不规则排列,因而不具备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如玻璃、塑料、由火山熔岩流快速冷凝(来不及结晶)而成的黑曜岩、珍珠岩等,都属于非晶质。非晶质体中质点的分布颇似液体,所以非晶质体也可被认为是过冷却的液体,因此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是固体。 隐晶质:岩石中矿物颗粒极为细小,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甚至在偏光显微镜下也不能分辨,但有光性反应,据此可与玻璃质相区别。一般火山岩常具有隐晶质。 * 第13讲 (第七章 生源物质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生物软泥-生源沉积 个体直径1mm 覆盖一半以上洋底 分布取决于上层具壳浮游生物产量和下沉保存情况 大洋内部和环流→营养盐分布→具壳浮游生物产量→肥力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系统中生态位 沉积物中的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和水体中活体群落的物种构成相对应。 由于溶解、保存等方面的原因,两者不完全一致,沉积物中的物种从数量和种数上都要少得多。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系统中生态位 ① 浮游有孔虫 表层至200 m的深度 具有由方解石微粒组成的壳 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受表层水温的控制 是组成钙质软泥的主要生物成分 泛世界性分布,且演化较快而具有地层学意义。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系统中生态位 ② 放射虫 生活在200-300 m的表层水体中 具有硅质骨骼 ③ 颗石藻属金藻植物门 具钙质骨板,又被称为钙质超微化石。由方解石单晶或集合体构成。在沉积物中多分散保存。 以颗石藻为依据所进行的生物地层划带,与以浮游有孔虫所作的分带相对比,对深海沉积物的划分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系统中生态位 ④ 硅藻 硅质外壳 大部分的海洋浮游硅藻都是辐射硅藻, 对深海沉积物较重要 种的分布受区域限制 ⑤ 硅鞭藻 软泥中的次要成分 经常与硅藻一起出现于沉积物中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系统中生态位 ⑥ 翼足类钙质介壳 组成生源沉积的重要生物组分,甚至可形成翼足类软泥 具壳浮游生物形体微小,但产量大,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类群,使其它显得无足轻重。 二、主要浮游生物的分布趋向 取决于 营养盐: 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水是否回到表层。 低肥力区永久温跃层阻碍深水向表层供应营养盐。 对肥力要求高的不能大量繁殖,要求不高的则含量较高。 每年部分时间里,不同水团会合时无机盐丰富,硅藻大量繁殖。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二、主要浮游生物的分布趋向 取决于 气候分带 冷水种的增殖要比暖水种慢 低纬度地区生物群的多样性程度高,因此沉积物中壳的产量也高。 光照的适宜性 第一节 构成生源沉积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趋向 第二节 生源碳酸盐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一、生源碳酸盐沉积物的海底分布 覆盖率:大西洋60%,印度洋其次,太平洋15%。 分布:陆地山脉的雪线或陆地高山的雪帽——碳酸盐帽。 第二节 生源碳酸盐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二、碳酸盐的溶解度 如大洋深水 如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