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车经历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学车经历1

我的学车经历 (一) 学习驾驶汽车,是偶然也是必然…… 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比如汽车、飞机、军舰。小时候家里来客人,车停在马路旁,感觉很新鲜,当然全是美国吉普和苏联胜利20之类的。57、58年志愿军从朝鲜撤军,我家门口的马路对面停着从前门西火车站下来的排成长龙的苏联“大玛斯”拉着大炮,有时我能呆呆的看上半天。上小学时参加了学校和北京市少年宫的航模组,之后还参加了西城区少年之家的舰模组和北京市航海俱乐部的舰模组。上中学后自己最早订阅的杂志是《航空知识》,之后,口袋里有了一点零花钱,就步行到电报大楼对面的邮局兼北京市期刊门市部,买几本过期的这种杂志,回到家后慢慢品味,很满足的享受;当时我们二班一共订了有十几份,刘源源还自己“设计”,也就是画了几种飞机来显摆,以L-1、L-2……编号,当然只是外形。记得学校操场大门内侧的自行车棚里停着两三辆老爷车,有一辆没有外壳的最吸引我。四中翻建以后,这些宝贝也不知去向。学校竟然还有一辆能凑合跑的“布拉格”卡车,我们到农村参加劳动(“学农”是文革以后的叫法),就是这辆车拉着我们的行李,我们徒步行进。 68年到山西平陆插队,73年有一段时间在临汾电业局电力工程队做临时工,队里有两辆临汾产的与解放牌模样差不多的汾河牌卡车,收工后有时偷偷的上去比划两下,只不过开几米的距离,就感觉不错了,因为其他人绝对不敢动的,原因是那位司机曾经给我一位同乡叔叔的警卫员开过车,那位警卫员已经是团级干部了,在某单位任军代表。 在那个革命、造反高于一切的年代里,我认识到飞机、军舰、汽车这些东西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和发达水平,就愈发喜欢。虽然喜欢,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真正会开车,甚至自己会有一辆车。 我的学车经历 (二) 文革后期,一些科普杂志逐步复刊,比如《科学实验》、《科学普及》杂志(后恢复《科学画报》的名称)、《地理知识》(后更名为《国家地理》),只要是喜欢的我都订(当然也没有几种),然后请父亲给我寄到插队的地方。77年回到北京,参加工作,每年的10月份,都要把多半个月的工资送到邮局,幸亏那时的杂志很便宜。80年代初期,在一个工地自己开着施工用的烧柴油的小翻斗车乱跑,险些撞上人家停着的一辆豪华大客车,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90年代中期,我们单位保卫科订的两三种有关汽车和驾驶的杂志,每期来了之后,徐科长都给我送来一份,我自嘲买不起车,还不能过过眼瘾,不过也确实了解了一些汽车和驾驶基本常识,对以后不无好处。 进入21世纪,汽车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开始自己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但到了2002年,工作的需要和自驾车的方便使我突然冒出了买车的念头,也准备去考本,但是遭到LD的强烈反对,真没办法。过了两个多月,LD才勉强同意,买车和考本列入正式议程。我很喜欢旅游也很喜欢车,但由于工作太忙,只能是经常看着地图、路书、游记神游,更没有时间去学车。为此,我采取了先买车再等着学驾驶证的方式,逼迫自己尽快学会。 买什么车呢?一是经济能力,二是选择品牌。还要从对赛车运动的喜爱说起。赛车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充满了危险、挑战、刺激,是人类与赛车——这种钢铁机械的完美结合,无论是F1还是拉力赛,无论是铺装道路还是越野比赛,人类的意志也象钢铁一样坚硬。赛车运动是物质的高科技的比拼,更是人类的意志、能力的比拼。我虽已年过,身体也不佳,还是对这种应该是属于年轻人的运动充满兴趣、甚至是崇拜。F1在中国还属于启蒙阶段,我就对巴西车手塞纳充满敬仰之情,对他英年早逝深感痛心。好在之后德国车手舒马赫从暂露头角到长期傲立群雄、独霸车坛。法拉利这火一样钢铁猛兽也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致使对菲亚特也情有独钟。在我终于有可能买属于自己的车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菲亚特的派立奥。一是对三厢车的抵触,总是联想起车上现代封建官僚的嘴脸;二是对意大利世界级大师乔治亚罗作品的欣赏;当然最重要的是菲亚特品牌的信任,能够造出法拉利的厂商当然值得信任。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