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状态空间分析及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讲状态空间分析及设计

第7讲(教材第9-10章) 状态空间分析及设计 状态空间表示法 输入变量 输出变量 状态变量 状态空间分析 能控性:控制作用u对状态变量x的影响 能观性:输出量y对状态变量x的反映能力 Why? 完全能控的条件 系统完全能控的条件是: 能控性矩阵S的秩为n 仅与A、B矩阵有关 Matlab实现 已知三维状态方程如下: 试确定系统的可控性。 求能控性矩阵: Cm=ctrb(A,B) 求矩阵的秩: rank(Cm) 完全能观的条件 系统完全能观的条件是: 能观性矩阵OB的秩为n Matlab实现 已知系统状态方程如下: 试确定系统的可控性 和可观性。 状态空间设计 --- 极点配置 极点配置 基于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  通过状态反馈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到期望的极点位置,使闭环系统特性满足要求。 C K R y x - 极点配置的Matlab实现 K= acker (A, B, P) 一般用于SISO系统  其中:A,B为系统矩阵,P为期望极点向量,K为反馈增益向量 K= place (A, B, P) 用于SISO, MIMO系统 [K, prec, message] = place(A, B, P)  其中:prec:实际极点偏离期望极点的误差     message:当系统某一非零极点偏离期望位置大于10%时给出的警告信息。 举例: 已知控制系统的系数矩阵为: 欲使闭环极点为s=-1,-2,-3,对其进行极点配置。 选学内容:状态方程的变换及实现 传递函数 状态空间模型 唯一 不唯一 ? 状态方程的相似变换 S2 = ss2ss(S1,T) S2:变换后的系统状态方程模型 S1:原系统的状态方程模型 T: 非奇异变换阵 规范型状态方程的实现 基本格式:G1 = canon(sys, type) [G1, T] = canon(sys, type) sys表示原系统状态方程模型 type确定规范形式的类型 ‘modal’:约当标准型 ‘companion’:伴随矩阵形式 G1:规范后的状态方程模型 T:状态变换阵 必须为状态空间 模型 例: 已知系统的系数阵为: 对其进行规范型变换(约当变换),并给出变换阵. A=[5 2 1 0;0 4 6 0; 0 -3 -5 0; 0 -3 -6 -1]; B=[1;2;3;4]; C=[1 2 5 2]; D=0; g0=ss(A,B,C,D); [g1,T]=canon(sys,modal) 作业1 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试求:1.系统的脉冲响应和阶跃响应 2.在初始状态为x(0)=[1, 0, 2]T的条件下,输入u(t)=0.5时,状态变量x(t)=[x1(t),x2(t),x3(t)]T的响应曲线 作业2 已知某系统的系统矩阵分别为: 试判断系统是否可控?是否可观? 作业3 考虑一个三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试利用极点配置法,使得该装置的闭环性能与具有阻尼比    和自然频率   的标准二阶系统性能相似。 作业4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利用Matlab建立上述系统的数学模型; 2)将得出的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3)计算状态反馈矩阵,使闭环极点位于-5,-2+2i,-2-2i 4)画出反馈系统的结构图,绘制反馈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思考 已知状态反馈矩阵K,如何用Simulink实现状态反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参考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进行讲述 * lsim * 提示:要实现极点配置,首先需求出期望极点-?等效于标准二阶系统(标准二阶系统产生命令:[num,den]=ord2(wn,ksi))    所以先求出标准二阶系统的极点(两个),将二阶系统的极点作为极点配置法的主极点,第三个极点取为距离二阶系统的极点10倍远处    (目的是让系统的性能由二阶系统的极点所决定) * * 参考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进行讲述 * lsim * 提示:要实现极点配置,首先需求出期望极点-?等效于标准二阶系统(标准二阶系统产生命令:[num,den]=ord2(wn,ksi))    所以先求出标准二阶系统的极点(两个),将二阶系统的极点作为极点配置法的主极点,第三个极点取为距离二阶系统的极点10倍远处    (目的是让系统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