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

【注释】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中心思想 赞美了渔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xī sài shān 西 塞 山 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白 鹭 guì 鳜鱼 桃 花 ruò lì 箬 笠 suō 蓑 衣 【注释】 不须:不一定要。 归:回去,回家。 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斜风:微风 【注释】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都下雨了,为什么还不愿回家呢? *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词简介】 《如梦令》 作者简介 李清照 (1084—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藕 莲藕 ǒu 我能行 藕花????溪亭????沉醉 兴尽????误入????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南宋】李清照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常常;时常。 记:不忘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太阳落山。 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误:不小心,不经意。 藕花:荷花 。 争:怎么;如何。 鸥鹭:水鸥和白鹭,泛指水鸟 。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尽情地游乐过后,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只得尽力地划,却 惊起 满滩的水鸟,成群地从水面飞起。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作者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词人回忆了? 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 表现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情。 抒发了?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读读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