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伊关系

美伊关系背景下的伊朗核问题 发布时间:2012-03-09 发布人: 文章来源: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科研部 ? 一、伊朗概况 国? 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独立日:4月1日(1979年) 国庆日:2月11日(1979年) 国? 花:玫瑰花 国? 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国? 徽: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国土面积:164.5平方公里; 人? 口:6869万人,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 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现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 1、1979年伊斯兰革命:美伊从主仆关系走向敌对关系   美国对伊朗的渗透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门罗主义”,其主要目标是在伊朗谋取石油和经济利益,并避免卷入英国与俄国在伊朗的争夺。但是,由于英国、俄国的挤压,美国在伊朗的利益难于扩展。美国在伊朗扩展影响的机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得以出现。1941年上台执政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为平衡英国、苏联的压力,表示了与美国结盟的意愿。美国为防止英苏瓜分伊朗利益,通过向伊朗提供援助,扩大在伊朗的影响,为战后美国与伊朗盟友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战结束后,苏联、英国根据协议相继撤出伊朗,美国大举渗入伊朗,支持奉行亲美政策的巴列维王朝。冷战时期,遏制苏联在海湾地区的扩张构成了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而伊朗则构成了美国推行中东战略的一个重要棋子。1955年,伊朗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1959年,美国与伊朗签订了《双边防御合作协定》,伊朗成为美国忠实的合作者。60年代末,伊朗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美式军用装备,伊朗成为海湾地区的军事强国。伊朗与沙特一起被美国视为推行“双柱战略”的支柱之一,发挥着地区警察的作用。   好景不长,全盘效仿西方的“白色革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巴列维王朝终于引起广大群众强烈不满,导致了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巴列维国王仓皇出逃到美国。随后由霍梅尼领导建立的伊斯兰神权政体,实行坚决反美的方针,从此两国走上了对抗的道路。   1979年发生的伊朗学生扣押美国人质事件,即“伊朗门事件”更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由于美国担心伊斯兰革命会“传染”到对美国友好的中东国家,因此把伊朗视作中东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和主要敌人,实行 “以伊制伊”, 侧重打击伊朗的政策。1982年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美国加大了对伊拉克的支持力度。1984年,美指责伊朗是“世界恐怖和谋杀活动的最大支持者者”,将其列入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名单,并阻止其他国家向伊朗供应军火。两伊战争中美国的反伊朗政策增加了伊朗民众对美国的憎恶。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海湾危机爆发。美国借机在海湾驻军引起了伊朗的强烈不满。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谈话说,海湾危机应由海湾地区的国家来解决,伊朗不能容忍美国在这一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和扩大势力范围。美国则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对伊朗继续实行制裁。   2、1993—1997:美伊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   从1993年克林顿在美国上台到1997年哈塔米在伊朗上台之前,美伊关系处于遏制与反遏制状态 。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将两伊作为对美在中东海湾的利益和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对伊朗和伊拉克实行“双重遏制”政策。其实质是要通过美国的军事力量及其盟国的支持,同时遏制伊拉克和伊朗,从而确保美国及其盟国所需要的石油供应和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曾说过:“伊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恐怖主义发起国,伊朗谋求制造核武器是核不扩散的主要危险。美国对伊朗政策就是使用外交和经济措施以及军事威慑来遏制伊朗。”美国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伊朗的遏制力度。   首先,美国在经济上逐渐强化对伊朗的制裁。1995年,克林顿总统发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与伊朗签订合同以及开采伊朗石油;宣布美国停止对伊朗的贸易和投资;同时以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