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

* 组长:李其海 组员:黄淑芬、陈小龙、欧阳萌 罗海瑛、李晓燕、李娉 寓意:我们乘坐着探索号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地球的奥秘,乘万里风,破万里浪,不畏艰辛不怕苦,沉着的应对,冷静的思考,怀着坚定的信念勇敢的努力往前冲,相信我们终将会收获金秋的硕果,筑立起属于我们的智慧城堡。 第三组 黄淑芬 比较的角度 案例 编写 教学重 难点 活动 设计 内容 编排 图片 系统 人教版 湘教版 鲁教版 重: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难:三圈环流的成因 重: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2、季风环流形成原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难: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重: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运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 难:三圈环流的机制、气压带、风带 的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冬、夏气压分布图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东亚季风图 人教版 湘教版 鲁教版 分成三个立体图形-------直观、立体感强;色彩对比度好,易于读图。 色彩不够分明,容易混乱,且立体感比较差。 人教版 鲁教版 色彩、线条分明清晰,便于学生读图,图例:海平面气压高度垂直放,较直观 色彩淡,线条不够清晰,易引起视觉疲劳。 人教版 湘教版 色彩鲜明; 以网格状标出经纬线的位置,便于学生判断位置; 并标有季风的名称 色彩温和;没有标出季风的名称,容易搞混,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 4个活动 活动1: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并按照要求完成问题 活动2:分析冬、夏季气压分布图 活动3:分析东亚季风图 活动4: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和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 3个活动。 活动1: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图判断节气:以北极为中心画夏至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活动2:填表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3:读亚洲冬、夏季季风图思考 1个活动。 活动:根据季风的知识完成表格 湘教版 人教版 鲁教版 总结: 人教版:4个活动,活动丰富、内容全面,活动难度较大,穿插于知识点中,安排合理,能活跃课堂氛围。 湘教 版:3个活动都侧重图解和活动相结合,主要是读图、分析、填表,对知识点总结性强,易于巩固知识点 鲁教版:活动比较少,涉及内容少,学生参与度差。 相同点:都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读图思考、 分析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动手和思考, 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不同点 人教版:案例: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总结:案例教学时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典型的案例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知识点的规律,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才能融会贯通。 综合:内容编排、教学重难点、图片系统、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五点分析 结果:人教版占优势。 理由:内容编排合理、重难点符合课标、目标明确、 图文并茂、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新颖,较符合课标要求。 根据课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谢谢观赏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