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 疹 是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其临床特征。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控制了大流行, 发病率明显下降。 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流行概况 麻疹病毒,为RNA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体外生存力弱,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在流通的空气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不耐热,但耐寒、耐干燥。 ◆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接触后7天~出疹 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有合并症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 ◆ 易感性: 未患病、未接种过疫苗、免疫失败: 90%。 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 流性特征: 疫苗使用→发病率下降,但免疫力不持久, 故发病年龄后移,由于母亲抗体浓度不足,使小儿 发病年龄提前。 ㈠.典型麻疹 1.潜伏期 10~12天,末期: 精神萎靡、烦燥。 2.前驱期(卡他期) 3~4天 ◆ 发热 初发症状,逐渐升高,小儿可骤发高热伴惊厥。 ◆ 上呼吸道炎,干咳,喷嚏,流涕。 眼结合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浮肿. ◆ Koplik斑 疹发前24~48小时出现,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双侧第一齿颊粘膜上,为0.5-1cm大小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一般2-3天内消失。 麻疹 koplik‘s spots 3.出疹期 发热3~4天后 耳后、发迹 → 前额、面颈 → 躯干四肢 →手掌、足底。皮疹淡红色充血性皮疹,大小不等,高出皮面,压之褪色,初发时稀疏,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可呈出血性皮疹,疹间皮肤正常。全身症状加重,高热、咳嗽频繁,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可闻干湿罗音,胸片可有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改变或肺纹理增多,出疹期约为3-5日。 4.恢复期 出疹后3 ~5天 皮疹消退,体温渐降,症状改善,色素沉着(有诊断价值),1-2周,成人麻疹全身症状多较儿童重,但并发症较少。 麻疹的皮疹 ㈡.非典型麻疹 1.轻型: 部分免疫(潜伏期被动免疫或6个月),临床症状轻,皮疹少或无,初期可见口腔麻疹粘膜斑,无并发症,需恢复期血清学检查证实。 2.重型: (含中毒性和休克性麻疹):持续高热,伴惊厥、昏迷,皮疹密集或稀少,病情发展快,常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病死率高. 3.出血性麻疹(又称黑色麻疹): 中毒症状重,皮疹可为出血性斑丘疹,多伴血小板减少,重者易发生DIC。 4.异型: 接种减毒活疫苗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国内少见,皮疹特点为早期可形似荨麻疹样改变或与斑丘疹并存。 ㈠.肺炎 最常见,继发细菌感染或病毒毒力过强所致,常见于疹后一周以内,体温不退,皮疹突然隐退,气促、青紫、罗音增多. 1)前驱期肺炎:起病凶猛,体温常稽留在40℃以上;卡它期延长,皮疹出不来,气急、鼻翼扇动、肺部在未出疹前即可听到固定中小湿罗音。 2)出疹期肺炎;高热稽留不退,疹出不透,即使有疹也较稀疏、色淡,很快又隐退。也有与此相反者,表现为皮疹极密且色红,融合成片,持续4天以上迟迟不退,肺部湿罗音位置固定不变。 3)疹后期肺炎:皮疹消退而体温不恢复正常;精神食欲无相应好转;肺部湿罗音不减少;末梢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常偏高。当临床疑有肺炎存在时,行胸片检查,有助于诊断。 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及并发肺炎时,常伴有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㈡.喉、气管、支气管炎 1~4%,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喉梗阻。 ㈢.心肌炎 2岁,腺病毒所致。 ㈣.麻疹脑炎 1~2‰,病死率20%。 ㈤.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起病隐匿,进行性进展,愈后差。 原因 1.病毒变异株在细胞内继续感染. 2.免疫缺陷→慢性感染,持续抗原刺激. ㈥.结核病恶化 抵抗力降低→潜伏的结核病灶活动. ㈦.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 病前营养状况差,病期高 热时间长,护理不当.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 高。 2. 多核巨细胞的检测 3. 麻疹病毒抗原检测 4. 麻疹特异性IgM的检测:ELISA法,疹后3天多呈阳 性,2周时达高峰.但成人约7.9% IgM抗体始终阴 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 (一) 流行病学资料:年龄、季节、接触史、预防接 种史 (二) 临床表现 1 前驱期 麻疹粘膜斑 2 出疹期 出疹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