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荀子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
荀子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
廖维俊
?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注重饮食有节、辩证施食、五味调和、围桌合餐。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饮食的美性追求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渊源于中国悠久的中国文化,即在此文化中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它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从荀子思想中可见中国饮食深刻的文化内涵。
?
关键词:苟予思想;中国饮食;文化
?
???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它是人类追求饮食的美化、雅化所赋予的文化形式与内涵,是饮食摆脱对物欲的单纯追求,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
???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是一个崇尚饮食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美食像中国那样品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到:“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
?
??? 其实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是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饮食生活。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对饮食文化的建树颇多,其思想直接影响并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而儒家另一代表荀子的思想也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处处散发着荀子的思想。
?
???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年),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其 礼义教化、天人合一、“化性起伪等思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
??? 1 礼义教化的恭谦人文孕育着中国饮食文化中饮食有节的礼让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尚齿、尊老的社会风尚和传统,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最突出的例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宴会——乡饮酒礼。据《礼记· 乡饮酒义》言,在安排这种宴会的座位时,将宾客至少分为宾、介(副宾)、众宾三等,宾只有一名,多为德高望重的贤能老人,居于最尊贵的位置;介通常也为一名,年轻的贤才最多为介,居于其次;余者为众宾,仍然依年龄论座。
?
??? 儒家提倡礼治,即以礼治国、治家,《荀子·修身篇》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认为礼存在于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间,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和行为标准。荀子认为: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自然秩序的体现,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的基础。荀子在《大略》中就饮食礼节作了充分说明:“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礼义是社会普遍规范,饮食也不例外,必须建立在礼义之上,尊卑长幼井然有序,不可造次。
?
??? 荀子还认为,饮食上的礼能够寓教于食,使居民相互沟通情感,增加感情,和睦相处。为了让人群关系融洽和谐,社会安定并健康发展,就应经常通过各种形式促使人们感情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从目前蓬勃发展的饮食业不难看出中国饮食文化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荀子在《乐论》篇中记载,在每年丰收之后,乡里民众把不同年龄、社会上不同层次的男性公民聚集一起,在朝不废朝,莫不废夕的时候举行乡饮礼仪。采用相约而成的一些礼式,即“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皆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辨矣。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二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也,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最后,“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
?
??? 可见通过推行这样一种人们能相互沟通感情、沉淀积累的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使乡民明别贵贱,分辨隆杀,敬顺尊长,和睦相乐而不散漫,安乐闲适而不悖乱,有助于达到正身安国的效果。
?
??? 仅从饮食这一人类活动方面,荀子将全体存在的真实状态寓于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遵从礼、维护礼成为社会对个体生命的要求,而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体现在对礼的遵从和践履中,礼不仅起源于社会生活本身的需要,且是调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中介。当今中国人朋友间经常酒桌上小聚、喜庆之时相互宴请、传统节日,如中秋、除夕家庭团圆相聚,在杯樽交错、酒酣意浓时洋溢着的是相互尊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