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例外:人参、太子参则夏季采较好 叶类和全草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 例外:桑叶需经霜后采收 枇杷叶落地后收集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菌、藻、孢粉类 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有些则于花蕾期采收,如槐米、金银花、丁香花等。 花类 果实和种子 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种子多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各自情况不一。如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 熟时采收;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动物类 昆虫类生药,必须掌握期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蛸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三月收集;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在生药采收中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轮采地要分区封山育药。1111111111111111111111 野生药用动物如虎、麝、羚羊、穿山甲等严禁滥捕。11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生药的贮存 一、产地加工 根和根茎类生药 挑选 洗净泥土 去除毛须 干燥 (有的需要抽去木心,如远志;有的富含黏液质或淀粉粒,需用开水稍烫或蒸后干燥,如天麻、延胡索) 皮类生药 切成一定大小 干燥 加工成单筒、双筒(如厚朴 ) 先削去栓皮(如关黄柏、丹皮)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皮类生药—— 黄柏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叶类生药 含挥发油较多,采后阴干 花类生药 注意花朵的完整和保持色泽鲜艳,直接晒干或烘干 捆扎成一定的重量或体积后,干燥 草类生药 种子类生药 果实类生药 采收果实干燥后去果皮取种子 采后直接干燥(有的经烘烤、烟熏如乌梅) 将果实干燥贮存,保存有效成分,用时取种子入药 直接采收种子干燥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二、干燥 (一)常用的干燥方法 干燥温度 常用干燥方法:阳干法、阴干法和烘干法 含苷类和含生物碱生药 35℃以下 含挥发油的生药 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 50~60℃ 70~90℃迅速干燥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二)生药干燥中新技术的应用 ●远红外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 匀,节约能源以及细菌、虫卵等有杀灭作用的优点。 ●微波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加热均匀,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三、贮藏与保管 生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环境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 蛀、变色和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和失去疗效。 (一)药材的防霉: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药材 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二)药材的防虫: 防治措施: 物理的方法 :太阳暴晒、烘烤;低温冷藏;密封法 化学的方法:磷化铝熏蒸、低氧法、低毒高效的新杀虫剂。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三)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变色: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和鞣质类等成分的药材在酶的作用下,容易变色。防止的方法:干燥、避光、冷藏。 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如柏子仁、杏仁;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如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后者等。防止的方法:冷藏和避光保存 (四)药材贮藏新技术的应用 气调贮藏 应用除氧剂养护中药 核辐射灭菌 第十一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十二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本草蒙筌》中指出辅料的作用原理: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且资住痛; 缪希雍在他的《炮制大法》卷首提出了著名的 “雷公炮制十七法”。 第十二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二、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