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诗歌鉴赏专题学生版[优化]
“诗歌鉴赏”考点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三语文组
二零一零年八月十九日
考点解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分值 10分
考点操作
—、诗歌常识认知积累
诗歌体裁常识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如诗、词、曲等,格律诗的律诗(四联八句)和绝句,词的豪放和婉约等。另外,诗歌的常见题材也要了解一些,还有就是一些代表性的诗人及其时代背景(就诗作本身来说,不等同于历史)。
二、作品“形象”认知(人、景、物)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
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通常包括或作者自己,或他人。如果写的是作者自己,那么在赏析人物形象时就要把握其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关注提供的注释)。如果塑造的是他人形象,鉴赏时除了把握他人自身形象特点外,特别要注意从他人形象中看出作者的影子,有时可以说所塑造的他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或者作者就是借他人来言自己心中之丘壑。
2﹒景象
大凡诗歌都要或多或少的写景,也就是所说的自然景物。这些经过作者取舍的自然景物,在诗中或绘声,或绘色,或绘形,或渲染情境,或营造氛围,一切都是为诗歌抒情服务。
物象
诗歌中作者有时会塑造一个典型的景物形象,赋予其人的灵性和情感,也就是把客观景物人化,从而成为作者讴歌或批判的对象,客观景物也就具有了象征意义,称为物象,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景物。例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的“梅”等。理解物象一定要把握住其象征意义。
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富含诗人强烈情感的景象和物象,是景、物和感情的综合体。是构织诗歌的主要因素,是作者抒情的情感载体,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意境。鉴赏时一定要能从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出诗人的情感,所谓“景语皆情语”。
古诗中,诗人常常赋予一些作为情感载体的意象以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够识记一些,
例如杨柳——惜别 思念 落叶——失意
菊花——高洁 傲视 隐士 月光——思念
落花——感伤 故园——乡愁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有:孤寂冷清 幽僻清冷 清新自然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 清幽宁静等。
三、“语言”认知
1﹒诗歌语言美在准确传神,美在言简义丰,美在富有弹性,美在音韵和谐。要反复诵读,揣摩诗歌字里行间所富含的信息,尤其是品味语言的含蓄性,因为诗歌忌直露宜含蓄。
2﹒品味诗歌语言重在把握关键字,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并且把握一些特定语境中词语词性的变化,体会诗人的“炼字”用意,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
3﹒语言特点
(1)风格用语
平淡 工丽 直率 委婉 含蓄 自然 清幽 雄奇 奔放 悲慨 洗练 沉郁 凝练等等
(2)结构特点 叠词 倒装 意象罗列等等
4﹒语言表达效果——与内容形象相联系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为意境服务:营造情境,烘托人物心情。
四、“表达技巧”认知
1﹒表达技法
(1)表达方式
主要指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大方式,尤其是描写和抒情,诗歌中十分普遍。
描写方式(写景写物写人)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绘声绘色 铺陈 直接与间接描写 正面与侧面描写 工笔(细描) 白描 肖像 动作 心理 神态 细节 人的感觉(触觉 嗅觉 味觉 听觉 视觉)写景的角度顺序等等
抒情方式(写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等
特殊的——乐景写哀情 抽象感情具体化 从对方入笔写自己
(2)表现手法(写景写物写人)
赋比兴 对比映衬 渲染烘托 铺陈排比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绘声绘色 欲扬先抑 以景结情 卒章显志 联想想象等
(3)修辞手法 (写景写物写情写人写语言)
比喻 比拟 夸张 对比 对仗 反问 设问 反复 互文 用典等
2﹒赏析表达技巧重在赏析手法所起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优化].doc
- 2007年下半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优化].doc
- 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区联考初三化学调研试卷(附答案)[优化].doc
- 2007年复旦千分考试题及答案[优化].doc
- 2007年江苏镇江中考语文试题[优化].doc
-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优化].ppt
- 20.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优化].ppt
-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九年级语文试卷[优化].doc
- 2007年宁德市中考政治试卷[优化].doc
- 2008十大最具关注力品种[优化].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带顶板链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耙式真干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粒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接触读卡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液对中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焦性没食子酸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大学试题(计算机科学)-IP技术与综合宽带网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叶形金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传真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山东住院医师-山东住院医师危重病科ICU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