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历史选修3(两伊战争)课件2.pptVIP

人教版本历史选修3(两伊战争)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选修3(两伊战争)课件2

CONTENTS 围绕该河的争斗可一直追溯到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争雄时期,而英、俄势力的插手使两国的纠葛更加复杂化。1975年3月,两伊达成了《阿尔及尔协议》。双方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分界线,将伊朗境内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伊拉克。”伊拉克当时在伊朗的胁迫下,为了换取伊朗停止对伊拉克库尔德族分离势力的支持,在边界问题上做出了比较明显的让步。但签约后,伊朗一直恃强不交割土地,两伊关系的暂时缓和中仍隐藏着危机。 2,民族、宗教冲突 在民族问题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历史二多次交战,彼此都统治过对方,积怨较深。二战后,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积极支持伊朗境内的阿拉伯人开展反政府活动。两伊境内都居住着大量的库尔德族居民,两伊分别支持对方境内的库尔德人独立运动,库尔德民族问题成为导致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关系紧张的又一个因素。 在宗教问题上,两伊虽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分属两大教派,存在严重的教派分歧与矛盾。伊朗95%的人是什叶派教徒,他们掌握着国家政权:伊拉克的什叶派教徒虽占人口60%,但国家政权一直掌握在人口占少数的逊尼派手中。口1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一直势不两立。什叶派在两伊的不同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深了两伊之间的长期不和。两伊宗教上的分歧乃是造成两国交兵的深层次因素。 4.两伊领导人的因素:个人恩怨和个性冲突 第一,个人恩怨。霍梅尼因从事反国王运动而于1964年11月被伊朗国王驱逐出国,在伊拉克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他虽身居国外,却是伊朗反国王运动公认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袖,而且在伊拉克什叶派中也很有影响。1978年伊朗再次出现反国王运动高潮时,萨达姆与巴列维达成协议,以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被迫流亡巴黎。从此,霍梅尼与萨达姆结F深仇,他把“萨达姆·侯赛因及其异教徒的复兴党”列为他的第三大仇敌(仅次于巴列维国王和“美国魔鬼”)。 第二,两伊战争也带有两国领导人明显的个性色彩:扩张、好斗以及极强的民族主义意识。战争前夕,霍梅尼和萨达姆都登上本国最高权力宝座,使国家内政外交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强化了两个极权国家之间的冲突。 三、两伊战争的遗产 1.对两伊的影响 两伊战争是在世界石油宝库——海湾腹地进行的,造成了巨大的战争创伤,其特点是交战双方都竭力打击对方的经济目标,实行“经济消耗战”,结果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蒙受了巨大损失,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据估计,战争中两伊共死亡约loo万人,伤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亿美元。这场战争使两国的发展至少迟滞了20~30年。双方都花巨资购买先进武器,但由于军队人员素质低、训练水平差,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基本没有得到发挥。西方军事评论家普遍认为是用现代化武器打低水平战争,为军事科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残酷的战争没有给两国带来任何好处,既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固有矛盾,也没有实现战争的目的,反而加深了两国的矛盾和仇恨,全面恶化了两国关系。 2.对中东格局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对两伊战争持不同的态度,大致形成了三个阵营。三个阵营是:第一,支持伊拉克的阵营:约旦、摩洛哥、北也门和以沙特、科威特为首的海湾六国或明或暗地支持伊拉克;第二,支持伊朗的阵营: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南也门等国公开支持或倾向于伊朗;第三,保持中立的阵营:埃及、突尼斯、苏丹、黎巴嫩、土耳其等国和巴解组织则保持中立,积极斡旋于两伊之间,防止以色列获渔翁之利。 两伊战争推迟了和平解决中东阿以争端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各国对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曾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两年后居然又武装入侵科威特。 世界两个产油大国之间的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石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双方竭力摧毁对方的石油设施,导致石油供应紧缺,油价飞涨,演变成了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触发了西方世界新的经济危机。 从更长的时间看,两伊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后来爆发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也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至少为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提供了一个借口。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实施化学战,也最终成了美国“倒萨”一条重要罪状。伊拉克凭借军事实力,在海湾追求地区霸权,公然向美国叫板,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挑战,一直是美国的心病。 2003年3月,美国政府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其发动了战争,但美国迄今没有找到证据。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曾说,即使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也是正当的,因为伊拉克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