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养N12埋栖贝养殖-wxt.ppt
* 半人工采苗的生产过程 采收缢蛏苗的方法--叠土采苗 由于缢蛏的贝壳薄而脆,容易破损,所以采苗方法有所不同。 叠土采苗法 在平潮时,用木锄把滩面上的蛏苗连泥挖起,向滩面中央堆积; 潮水上涨后,蛏苗由于索饵而集中于表层; 如此反复经3次叠土后,蛏苗密度增加,然后经筛洗即可得到蛏苗。 * 半人工采苗的生产过程 贝苗的计数 采收的贝苗个体较小,含有较多杂质,一般采用容量法或重量法计数推算。 容量计数法 重量计数法 贝苗的运输 通常将贝苗至于容器中,用干运法运输; 途中注意保持湿度、避免风吹雨淋和日晒。 * 半人工采苗的生产过程 提高半人工采苗产量的措施 留有充足的亲贝资源 作好附苗预报 为贝苗创造良好的附着环境 加强附苗期的管理 适时采收贝苗 * 第三节 埋栖型贝类的养成 埋栖型贝类的养成形式主要有 滩涂播养 蓄水养殖 与鱼、虾类混养 * 第三节 埋栖型贝类的养成 有些贝类利用半人工采苗采集的贝苗个体较小,或人工育苗获得的贝苗,都要经过中间培育,待贝苗达到一定规格后,才能用于养成。 泥蚶苗通常需进行中间培育; 蛤仔、文蛤、缢蛏苗可直接用于养成。 * 泥蚶苗的中间培育 也称蚶种培育,是指将10~20万粒/kg(壳长2~5mm)的蚶苗培育至600~1200粒/kg的蚶种(壳长10~17mm)。 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因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山东大致从当年11月份至翌年6月,也称越冬保苗; 福建广东,冬季水温较高,不需越冬,培育时间大致为9个月左右。 * 泥蚶苗的中间培育 播 苗 播苗量随海区、季节及蚶苗大小等而异; 10万粒/kg的蚶苗,1500万~2000万粒/亩; 20万粒/kg的,3000万~4000万粒/亩。 * 泥蚶苗的中间培育 管理措施 北方蓄水越冬时,要增加蓄水深度防寒冻; 夏季退以免局部水温过高;潮后滩面应无大量积水, 随着蚶苗生长,要及时疏散放养密度; 防除肉食性鱼类和螺类、蟹类、水鸟等吞食泥蚶苗; 经常检查蚶苗生长情况。 蚶苗的中间培育的技术细节 A、场地的选择??? 刚采到的蚶苗个体较小,防害抗逆的能力较弱,要求培养场环境稳定、土质肥沃和敌害较少;而内湾软泥质的中、低潮区之间的海滩蚶苗生长快,敌害生物少,蚶苗成活率高,是蚶苗中间培育的最适场地。 B、清滩 每亩用鱼藤200克或茶籽饼2~2.5千克进行清滩。清滩后的第二天将敌害及杂物清理出场。一周后试放少量的蚶苗,证明药力已消失即可大批播苗。 C、平滩 播苗前用“泥马”压平滩面并进行分格。格长70-100米,宽10米,格间距0.7米,各格取顺流向,一般与岸垂直;每格周围挖排水沟。 D、播苗 播苗前要检查蚶苗的质量。质优的蚶苗呈白色,壳面带有赤色,无失水开壳现象,壳面干净,无臭味,未掺杂敌害生物。根据苗种的质量,确定播苗数量。 播苗的具体方法分深水、中水和浅水三种形式。深水播苗是在船上用双手捧苗,像播谷种一样撒下,最好选平潮无风时进行;中水播苗是在水深30~50厘米时,将蚶苗盛在桶内,运到场地,人从苗埕两边的格沟中向里撒苗;浅水播苗是在水深10厘米左右时用“泥马”运载蚶苗到苗埋撒播。 播苗时撒播要均匀,密度要适宜,不要在退潮水急时播苗,以免被急流冲走,也不要在干潮时播苗。个体大的蚶苗应播到苗埕的上方,个体小的播在苗埕下方,使蚶苗生长均匀。播苗的密度由蚶苗的大小和播苗时间决定。蚶苗未经暂养而直接播苗时,每亩可播1200万粒。暂养苗分大、中和小苗三种。大苗800万粒/亩,中苗900万粒/亩,小苗1000万粒/亩。差苗需适当增加播苗量。 蚶苗的中间培育的技术细节 * * * * * * 埋栖型贝类的滩涂播养 养成场地的条件 应选择在风浪小、潮流畅通、饵料丰富、地势平坦的内湾中低潮区; 底质状况应适合所养殖贝类的生活习性; 水温、盐度变化应尽可能适合贝类生态特点; 敌害生物较少,避免各种污染源。 * 埋栖型贝类的滩涂播养 播苗密度 应考虑海区条件、养成方式、贝苗来源与规格、放养面积及海区养殖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 播苗季节 南方一般在3~4月份,北方一般在4~5月份。 播苗方法 一般采用干潮播苗,在大潮期间退潮的时候播苗; 播苗后应根据贝苗“潜沙”和存活情况,及时补苗。 * 埋栖型贝类的滩涂播养 滩涂播养的管理措施 保持滩涂平整,避免人为践踏; 夏季疏通沟渠,防止退潮后滩面大量积水; 防洪避淡:雨季来临之前,可在养成场地的上方修分洪坝或排水沟,将大陆径流引开; 注意清除杂藻和敌害生物; 检查贝类生长和生活状况、有无大量死亡等。 * 埋栖型贝类的滩涂播养 滩涂播养的管理措施 文蛤养成期间为防止“跑流”,可在场地周边设置栏网或钢丝等; 文蛤易被风浪吹打聚集成堆,大潮或大风后应及时疏散,以免造成死亡。 * 埋栖型贝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