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祝福研究课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分析
祝福
教学目标:
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借鉴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祥林嫂“死前三问”
教法:提问法、点拨法
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特征
(一)析称呼
1、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为什么“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
从其夫名而呼之。封建社会,妇女只能依附于男人生存,是不能自由主宰自己命运的,出嫁之后甚至姓氏也得“从夫”。小说未言及祥林嫂的姓,这不是作家的疏忽,正是为了表现妇女地下的地位,通过一个称呼交代人物的身份及其深蕴的历史文化内涵。
2、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工,为什么“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叫她贺六嫂或阿毛娘呢?为什么“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两代,妇德的核心是必须遵守“从一而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伦理信条的,寡妇再嫁便是败坏风俗,为人所不齿,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叫她贺六嫂,反映出鲁四老爷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不承认的态度,这是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而“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说明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一家是相同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漠,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表现出封建礼教对吃人的本质。
(3)请学生根据刚才分析,扮演一下鲁镇人,当碰到再次到鲁镇的祥林嫂时,称呼她一声。(注意音调、语气和表情)
(二)看肖像
《祝福》中对祥林嫂进行了多次肖像描写,对她的眼睛又作了重点描写,请在文章中划出来。
1、初到鲁镇。?
A、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B、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C、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提问:从以上描写中我们了解到祥林嫂的那些信息?初步了解到祥林嫂是怎样的人?
刚丧夫,朴素、年轻、较有活力、安分耐劳、易于满足。
2、再到鲁镇。? A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
提问:从以上描写中我们又了解到祥林嫂的那些信息?发现到祥林嫂有那些变化?
再次丧夫,又加上丧子,被大伯逐出家门,一系列的打击已使她丧失活力,痛苦得近乎麻木。
B、(祥林嫂听柳妈说,她再嫁落了一件大罪名,将来到阴司去,阎王爷要把她锯开分给两男人)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捐了门槛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提问:为什么祥林嫂捐门槛前后的神色、眼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捐门槛前因“罪”而恐惧,捐门槛后,觉得自己的“罪”都已解脱,她一身轻松,又重新有了生活下去的喜悦和渴望,所以她的眼睛也分外有神。
C、(不让祭祀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在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提问:为何不让祭祀后。“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
因为她所渴望的没有屈辱没有歧视的生活破灭了。
3、临死前。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1)齐读该段描写文字?
(2)提问:对死前祥林嫂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什么时刻的印象?
已经完全是一具行尸走肉,她被封建礼教和思想完全压垮了,她内心的痛苦已经变得麻木了。
4、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0160927分析.ppt
- 祖木热提修改后《比的认识》PPT课件分析.ppt
- 祖父的园子2分析.ppt
- 神十一航天员飞抵北京画面分析.ppt
-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XXX电厂(排污管道改造)改造项目违章治理项目三措分析.doc
- 神奇传说2全功略分析.doc
- 祝福上课优秀教案分析.ppt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分析.ppt
- 神奇的丝瓜分析.ppt
- 祝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分析.doc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