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人事迹.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老人事迹

健康老人事迹 健康长寿老人事迹材料 --记老红军×× 今年95岁高龄的××老人,是居住在×××的老红军,他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让人们赞叹不已。 ××老人1936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救国同盟会,国民教导团,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组织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47年随刘邓大军第一批南下进行开辟新区、建立政权革命,担任过××县政府宣传干事、文教科长等职。1953年至离休前,先后任职市总工会副主席、商业局工会主席、糖烟酒公司副经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和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特殊贡献。离休后,×老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做到了离休不离党,离休不褪色,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在生活中,他十分注重身体的保健和锻炼,多年来一直订阅有关时事、新闻、保健等报刊杂志,每天读书看报,了解国际、国家大事,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为人和蔼,邻里团结,并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平时节俭的他一次性捐出一千元,为汶川群众献出爱心,送去温暖;他爱好书法,经常在家中书写字画,挥毫泼墨,并把自己的作品赠送于老战友、老朋友,与大家共同分享诗画的意境和雅韵;他喜欢种花,在他的房前屋后,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闲暇之时,总爱侍弄花草,乐此不疲,悠然自得;他注重身体的锻炼,散步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他都会在晨曦和夕阳的映照下在庭院中散散步,观观花,和邻居聊聊天,自然而为,自得其乐。 ×老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作息守时,有序有规,坚持锻炼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锻炼中,他收获了健康,得到了快乐,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展现了当代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篇二:健康家庭事迹材料 健康家庭事迹材料 龙马潭区安宁镇阳高村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家庭,现有4人,我家生活、生产工作处是全村村民公认的幸福健康家庭,着重表现以上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利于奉献。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17年的代课老师,又在村级干了12年的村计生专干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路风雨,一路凯歌,唱足了干劲。她在30多年的工作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风雨雨的日出日落。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她是一个在农村基层干部言谈举止、非常幽默、能说会道,干事雷厉风行。她时刻把为人民服务当着一个基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民解困,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做群众的贴心人。她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组织群众抢险救灾。特别是夏天到森林防火时,如发生了火情,一边稳定群众情绪,安抚受灾群众。并鼓励群众生产自救,她家对门住着一位70多岁孤寡老人,只靠分散五保100多元维持生活,天干时吃水非常困难,也就几乎天天为老人挑水。拖院坝,送被子,常常问寒问暖,并为老人向广电所争取每月免收光纤收视费及由村出资给老人安上电灯。阳 高村有几个分散五保老人,每逢春节,九九重阳节,她就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让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份份捐献财物,送到他们手中,使五保老人们体会到“虽然没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儿女福”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享受有人间的家。 二、相互尊重、健康和谐 相互尊重是家庭和谐振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是家庭欢乐的表现。1987年我也爱人结婚,我爱人是木工,在外面包装修活和支模活,老实本分、精明能干、心胸开阔。我们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每天不管那个先后下班。早回家就做饭,打扫家庭卫生,从不计较谁多干活,谁少干活。我们俩相互信任。在当今花花世界里,从不猜疑谁有什么时候么外遇等。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干的是体力劳动。我干的是磨心不磨皮的工作。但往往群众纠纷很晚上回家,丈夫从不埋怨,他还是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我,我们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难困惑时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俩恩爱和睦,有时双方有怨气时。另一方就忍让,不说话,使对方就无话可说了结婚20多年没有大吵大闹过,虽然我们俩工作性质不同,公公婆婆没和我们住在一起。农村老人一般很勤劳,两位老人70多岁了,他们单独住,还做田土,挑水吃,平时 我们众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孝敬他们,说实在话,尊老爱幼,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比如我外出考察或开会,在外买好吃的食物、好衣服,走亲戚得的烟,都给老人拿去,逢年过节给老人送上礼物。我主动号召,哥弟们出钱给老人打了一口50米深的水井。今年天旱,水井的水不少父亲还主动叫邻里相亲们到他水井里挑水吃,公公婆婆虽然文化不多,他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我还有一个98岁的老祖婆,因年老体弱,怕寂寞。古话说久病无孝子。 我知道公公和公叔他们也够孝敬老祖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过重。我和丈夫主动,常用常常去看望老祖婆,给她洗衣服、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