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國华裔艺术家林璎和她设计的越战纪念碑
美国华裔艺术家林璎和她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字数:3159来源:文史天地 2011年11期林璎设计的美国越战纪念碑,从她的设计方案在“横排起来足有两公里长的全部参赛作品中挑选出来”,经受了强大势力的反对,最终实施,这一切,是否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价值?2010年2月25日,在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亲手把一枚金质奖章挂在华裔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林璎女士的颈上,表彰她在建筑、艺术和环保等领域内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国年度总统艺术奖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具有亚裔背景的人士。现年51岁的林璎在21岁时就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声誉鹊起。如今,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题材涉及民权、女权、印第安人土著权利和环保等,范围包括住宅、公寓、花园、雕像、景观、公共艺术、图书馆、博物馆、家具、溜冰场、衣服、教堂和面包店,等等。林璎在艺术上的不凡建树使她在美国艺术界享有盛名,当之无愧地跻身于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及“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之列。 三十年来,尽管林璎设计了很多作品,然而她的名字永远和建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连在一起。 家世和童年 林璎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她的父母来自中国。父亲林桓祖籍福建闽侯(即福州),是已故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的同父异母弟。林璎的曾祖林孝恂是前清翰林,曾在浙江海宁、孝丰等地任县令。祖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后积极倡导宪政,先后出任民国参议院、众议院秘书长和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为人风流倜傥,能诗善文,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尤为精湛,墨迹被人视为珍宝。 林长民有一女四子,长女林徽因为何雪媛所出,最为知名;四子为程桂林所出,也各有所成。林桓是林长民的长子,自幼生长在北京。1925年12月,林长民在关外遇难后,林家举家迁返福州,林桓此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和福建基督教大学。1949年,林桓赴美留学,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艺术系从事陶瓷工艺研究。读书期间认识了来自上海、出身名医世家的朱丽娅小姐,两人于1951年结婚。 1958年,林桓应聘到俄亥俄大学任教,举家迁往大学所在的雅典城。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世,加上哥哥林谈,林家此时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雅典城是美国中西部一个人口不足两万五的大学城,自然环境优美,很有几分田园色彩。林璎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代,父亲林桓生前是俄亥俄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兼本校“萃索里尼艺术画廊”馆长。在同事眼中,他不仅是个杰出的陶艺家,更是一名干练的行政管理人才。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俄亥俄大学的“萃索里尼艺术画廊”成为全美最佳艺术收藏馆之一。林桓去世后,俄亥俄大学为了纪念他对本校作出的特殊贡献,把校园里一所百年老建筑命名为“林厦”,即今俄亥俄大学“肯尼迪艺术博物馆”。 母亲朱丽娅退休前是俄亥俄大学英语教授,主讲东方文学,课余写诗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迄今已发表三本学术专著。晚年以荣休教授的资格退休,在家里每天仍伏案读书,笔耕不辍。 林璎从小喜欢安静和独处,当父母忙着各自的工作时,她就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用纸和陶片砌房子。有时,她会走到父亲的工作室看他做陶器,得到允许,便在他的陶轮上做个小陶碗。一般美国孩子爱看电视,林家的孩子却偏爱读书。林谈遗传了母亲的诗人气质,喜欢读诗歌一类的书籍。小林璎开始喜欢读小矮人、小精灵一类童话故事,稍大一些后则迷上了希腊神话。林桓一有机会就带林璎和林谈到他任教的美术学院看画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林家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培养起了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和感悟力。 中学时代的林璎穿牛仔裤、T恤衫、运动鞋,留着一头垂及腰部的长发,课余在“麦当劳”打工赚零用钱。她的功课样样拔尖,数学成绩尤其突出,上中学时就在俄亥俄大学选修本科课程,是个公认的聪明孩子。高中毕业典礼时,她和班里的另一位同学被双双推选为本届毕业生代表,到台上致告别辞——这是美国中学传统上为历届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学生保留的殊荣。 林家人的两代耶鲁缘 高中毕业后,林璎被耶鲁大学录取。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她就喜欢上了这个到处都是绿荫和红砖建筑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常常独自在校园里漫步。 半个多世纪前,林璎的姑姑林徽因就曾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留下足迹。1927年秋,林徽因从宾西法尼亚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是第一位向西方学习舞台美术设计的中国留学生。次年,林徽因和梁思成赴加拿大结婚。婚后,两人取道欧洲返国。1946年,林璎的姑丈梁思成又作为耶鲁大学的特邀嘉宾到纽黑文讲授中国艺术和建筑。如今,林璎又走进了耶鲁大学,而且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专业。林家的女儿因此两代和耶鲁结缘,和建筑学、艺术结缘。 在耶鲁上学的一段时间里,林璎迷上了沙特存在主义哲学,常常陷入对生与死的玄想。纽黑文城中的丁香街公墓是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