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优化]
浅析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张丽
3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既有儿童的天真和幼稚,又有文人的博学与深沉,它们并不矛盾地共存于黛
玉身上,使黛玉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独特的那一个。黛玉性格的形成,不仅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还由
于她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童年经历。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童年经历
中图分类号: I2071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3588 (2005) 02 - 0071 - 05
提起《红楼梦》,许多人都会想起黛玉葬花的场景,林黛玉这位眉尖似蹙的少女仿佛成为忧郁的代
言人。她凄怆孤寂的美,散发着一缕感人至深的痛楚。我渴望走近她的内心,做一个真诚的解读者。在
走近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充满童稚逐渐成长的少女。我看到了黛玉天真无邪的一面,也努力体会着她
在那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心路历程。由于高鄂所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与曹雪芹的原著有明显不同,为
求人物性格发展的一致性,我只分析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
在“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最能体现出成长的历程。《红楼梦》前八十回,仅写到黛玉十五岁。曹
雪芹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细细描绘了黛玉的成长经历。他给予了黛玉崇高的地位:生于农历二月十
二日———民间所传百花仙的生日,前世是绛珠草修成的仙子(第一回) ① ,又是大观园中极富才华的女
子,被贾宝玉称作“神仙似的妹妹”。曹雪芹对黛玉的喜爱溢于言表,但他在塑造黛玉时,跳出了旧小说
塑造人物“非善即恶”“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旧套,而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第一
回) ,毫不回避地表现出她身上的缺点,写出了她的任性、多心甚至是多疑,让很多读者认为黛玉是“小
心眼”,她即便是再有才气,也不及贤淑、博学、办事得体的宝钗讨人喜欢。在我看来,这正是雪芹的高
妙之处,否则,怎能显出黛玉的年龄小,怎能曲折反映出她对宝玉的感情,怎能与日后逐渐懂事的她自己
形成对比,显出成长的足迹呢?
通观前八十回,黛玉六岁进入贾府,有一段欢乐的童年生活。她是老祖宗的“心肝肉”,慈爱的外祖
母对她“万般怜爱,饮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了,宝玉与她“日则同行
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第五回) 。这一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幼小时就被林如
海、贾敏夫妇珍爱如宝“假充养子之意教养”的黛玉更自由地发展了她洒脱的性格,其超群拔类的秉赋
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虽然当初进府时,便暗下决心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但一个六岁的孩子,
处于优越的地位,就难免会出现心高气傲之举,所以,自从宝钗进入贾府,两人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芳,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
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顽。因此,黛
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第五回) 。此时黛玉和宝玉仍在贾母处相伴,还没有“金玉良缘”之说,而
她已对宝钗“悒郁不忿”了。如果据此便大谈她心胸狭窄,那么就未免太委屈林妹妹了,看看被一味宠
惯了的独生子女们,若家中来了新客,吸引了家人的注意力而似乎是取代了自己原来的中心地位,
[作者简介] 张丽(1978 - )女,甘肃敦煌人,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0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激起的忿忿之情有多么强烈。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和B·英海尔德,解释此种现象是“幼童自我中
心主义”②的表现,黛玉此时的想法恰恰符合幼童的心理。
虽然《红楼梦》中诸人的年龄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缠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选取作者确切标记的几处
来推断各人的年龄。据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和香菱同庚。第四回,由门子即当年葫芦
庙中的小沙弥推断,香菱是十二三岁。可知宝钗进贾府时,是十二三岁。第二十二回,宝钗在正月二十
一日过十五岁的生日,第二十三回,贾政派人回禀贾母:“二月二十二日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
说明宝钗在进大观园前一个月过完十五岁的生日。此时宝玉和黛玉之间仍是一片天真烂漫,行为举止
都不避嫌,携手同去看戏。宝玉在进入大观园的一年内,作了几首即景诗,从春季进园开始,写了春、夏、
秋、冬四季之事,“当时有一等势力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可知宝玉
进大观园时,年龄当为十二三岁或者更小。由此可知,宝钗比宝玉大约两三岁,黛玉比宝玉小一岁(第
三回) ,所以可推断出黛玉比宝钗小约三、四岁,即:宝钗进贾府时已十二三岁,而黛玉才八九岁。
宝钗与黛玉年龄有如此的差别,言谈举止,处身立世就自有高下之分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
恐怕还谈不到器量狭小吧! 尽管黛玉已读过《四书》算得上小才女了,她的年龄让她更多地具有感性的
反应,而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