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查饭店的第一场电影.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查饭店的第一场电影.doc

礼查饭店的第一场电影   名副其实的“第一店”   谈及上海的著名饭店,多数人会提到和平饭店和国际饭店。确实,这两座地标建筑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殊不知,位于苏州河口外白渡桥北堍的浦江饭店才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西式饭店的鼻祖。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由英国苏格兰籍侨民彼得?礼查(Peter Felix Richards)于1846年创立。礼查早在1840年就已来到中国从事商业活动,他也是第一批进入上海的西侨之一。1844年,他在福州路创办商号从事进出口贸易。开埠后的上海商机无限,世界各地慕名前来造访的传教士、外交官员、海员、商人、旅游者等络绎不绝。由于当时租界当局仍然实施华洋分居的政策(1853年小刀会起义后才得以松动),传统的中国旅馆不可能满足陡增的市场需求,于是礼查看准商机,1846年在靠近上海县城的洋泾浜南岸开设了第一家西式旅馆,礼查饭店(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由此诞生。1856年,外白渡桥前身“韦尔斯桥”建成,桥北堍近苏州河口黄浦江河岸边的一块荒地被精明的礼查看中,他嗅出了这块地方蕴藏着的宝贵商机,遂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礼查饭店由此搬迁至此。1859年改名为Astor House Hotel,当时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两层建筑。1861年,礼查将饭店卖给另一位英国商人亨利?史密斯(Henry Smith)。1906年,公共租界当局计划在上海开通有轨电车,原来木质材料的韦尔斯桥不能承受,要改建成钢铁大桥。于是,坐落在外白渡桥北堍的礼查饭店需要动迁。业主们在获得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后,同意将这座已经使用了40年的饭店拆除,在原址东北方向几十米的地方重建新饭店。至1907年,扩建成具有浓郁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楼高五层,为当时远东最著名的外商饭店之一,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浦江饭店。   相关资料显示,19世纪中后期,在华外商投资的饭店依次顺序为1863年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英文名称也同为Astor House Hotel)、1875年的上海汇中饭店(Central House,即现在的和平饭店南楼)、1891年的北京饭店(Hotel de Peking)。显而易见,礼查饭店都要早于这些历史名店,无愧于 “第一店”之称号。   传统与先锋的完美结合体   如今,当我们沿外滩向北,过外白渡桥而下,经过俄罗斯总领事馆,马路对面即是当年盛极一时的浦江饭店,其英文名称仍然沿用“Astor House Hotel”,以示对历史的尊重。其繁复的大弧形拱窗以及成排的爱奥尼柱式,灰色的外墙雍容凝重,带着英国绅士的庄严与派头。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饭店占地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11平方米,由周瑞记营造厂承建,由上海滩当时著名的新瑞和洋行( Davies, Gilbert Co. )设计并监造。南面大门前装有铁架大雨篷一座,五层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圈,三至四层部分装饰着爱奥尼式的大柱头。窗框有的采用弧拱,有的采用平拱。底层大厅于1922年改建,宏大宽敞,可容500余人左右。四周平顶与护壁接连处,采用弧形以避灰尘。   由于饭店坐落在黄浦路上,位置靠近码头聚集的百老汇路(Broadway Road,现东大名路),设施服务一流,故此外轮停靠后,礼查饭店成为众多外侨和海员的首选下榻处。1872年5月18日《申报》刊登的一篇报道对洋人用餐聚会有着惟妙惟肖的描写:“牛酥羊酪作常餐,卷饼包?E日曝干。留行中华佳客到,快呼捧上水晶盘。银刀锋利割鲜来,脯脍纷罗盛宴排。”   礼查饭店的重要地位也使其受到官方的青睐。就在建立之初的1846年12月22日,依照《土地章程》,租地的外侨假座礼查饭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道路码头委员会”(Committee of Roads and Jetties),这个三人委员会就是上海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的前身。历任的礼查饭店的经营者,都以在本店开过租界工部局成立大会为荣。礼查饭店也曾是上海滩重要的国际交流场所,各界名流明星、达官显贵纷至沓来。19世纪下半期,黄浦路是外国驻沪领事馆最集中的地方。继1854年美国在黄浦路36号建领事馆后,先后有日本、德国、俄国领事馆相继在这条路上建立。于是,每到接待重要客人或举行其他重要活动时,领事馆如果场地不够用,就借礼查饭店举办。美国前总统格兰特(1869年至1877年在任两届)退休后周游世界,1879年访问上海,这是美国第一位前总统访问上海。5月17日抵沪,23日离开赴天津,其间就下榻在礼查饭店。此外,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1931年和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都在这座饭店住过,留下段段佳话,使得饭店具有一流的文化品味。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因应邀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