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枪支情结探秘.doc
美国枪支情结探秘
美国社会枪支泛滥,枪击案频发,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而且成为美国社会最具分裂性的政治问题之一。6月17日晚,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再次发生震惊全美的枪击惨案,一名白人枪手在位于闹市区的一个非洲裔美国人教堂内使用半自动手枪对正在做祈祷的人群扫射,造成9名非洲裔美国人死亡。这一枪击惨案,在引发人们对美国种族关系讨论的同时也再次暴露了美国枪支泛滥和枪支暴力的严重性,人们再次发问,美国的枪支管控为何步履艰难?
枪支泛滥――法制国家的悲哀
在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枪支是一种受宪法保护的权利。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规定:“纪律良好的民兵,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要;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剥夺。”宪法的这一规定,为公民持枪提供了法律依据,由此也引发了枪支泛滥的问题。
有数据表明,1994年全美有4400万人、约35%的家庭拥有1.92亿支枪械。到1996年,个人持枪数量达到2.42亿支,2009年上升至3.1亿支。以人均计算,自1968年以来,私人拥有的枪支几乎翻了一番,由每两人一支增加到平均人手一支。允许携带枪支的场合也在不断扩大。在当今美国,尽管各州的枪支管控法不尽相同,但多数州都规定在家持枪不需要执照。在公共场所持枪也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容易。在枪权团体的推动下,多数州目前只需要一个基本背景调查和一次安全课程培训就可获得持枪许可。在不少州,一些曾经禁枪的场所,如酒吧、大学校园和教堂等,如今也可以携枪进入。枪权团体还在努力通过立法进一步扩大持枪范围。
随着枪支的泛滥,枪支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仅从2006年到2013年的7年里,就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164起,造成934人死亡。其中,堪称美国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惨案就有十多起。这些血淋淋的数据成为美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连奥巴马在悲愤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像美国这样的大规模枪击惨案不会发生在其他发达国家,即使发生也不会像美国这么频繁。
漫漫控枪路
枪支泛滥导致的枪支暴力频发已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但对枪支的管控却步履艰难。
从美国建国到20世纪初,尽管不少州和地方政府制定法律,对枪械实施严格的管制,但枪支管制并没有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联邦层面上也没有针对枪支进行专门立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枪支犯罪率上升和黑帮火拼事件时有发生,联邦枪支立法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美国联邦政府最早一部枪支管控法是1934年通过的《全国武器法》,该法对制造和销售所有类型的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特别是黑帮喜欢使用的机枪和短筒长枪课税,通过增加枪支交易的税收成本来达到限枪的目的。该法还强制规定,通过向司法部登记,公开从生产商到买家的枪支生产和销售网络。
1960年,肯尼迪总统、黑人民权领袖小马丁?路德?金和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相继遭暗杀,街头暴力犯罪事件急剧上升、社会骚乱此起彼伏。1968年,国会通过《枪支控制法》。该法规定,所有作为商业活动的制造、进口、销售武器的个人都必须获得联邦政府许可;禁止跨州邮寄订购的武器;禁止跨州销售手枪并具体规定了禁止向哪些人出售武器的目录;等等。 1972年,联邦政府还专门成立烟酒和武器局,作为联邦控枪法律的实施机构。
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国会在经过长达七年的辩论之后,于1993年通过《布雷迪防止手枪暴力法》,作为1968年《枪支控制法》的修正案。该法规定,授权的枪支进口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在向没有持枪执照的个人出售手枪前须有5天的等待期和背景审查;这一等待时期到1998年11月30日为新建立的“国家即时犯罪背景核查系统”所取代。
1993年7月2日,一男子手持半自动武器在旧金山市闹市区的一办公楼疯狂扫射,打死八人。这一事件导致国会于1994年通过了禁止销售进攻性武器的法案。该法对进攻性武器进行了狭义的界定,法律有效期10年。2004年,该法期满后,延期的企图遭到枪权利益集团的反对而失败。
2007年4月16日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17人受伤的惨剧。枪手赵承熙曾被当地一家法院裁定为精神疾病并送进医院进行心理治疗,从而暴露了依据《布雷迪法》建立的全国枪支购买核查系统的一个漏洞。在该案的推动下,国会在2007年12月19日通过法案,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哪些心理健康疾病必须向州和联邦核查系统提供报告,同时联邦政府每年向州和州法院提供高额资金用于改进和提高该系统的识别效率。但在2007年后,国会再也没能通过一部新的控枪法律。
2011年1月8日,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发生枪击大案,造成6人死亡,包括美国联邦众议员布里埃尔?杰福兹在内的13人受伤。2012年7月,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一家剧院枪击案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