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防治与监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白蛾的防治与监控.doc

美国白蛾的防治与监控   摘 要:美国白蛾的发生及危害,我省发生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关键词:防治与监控措施;组织机构运行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Q969.43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07   随着国土绿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及地区间的往来逐步增多,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速度越来越明显。一些外来的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定殖,如无天敌控制,便会快速繁衍增多,并进行扩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破坏。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损失触目惊心。因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监控很有必要,特别是美国白蛾虫害在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发现,给吉林省森林病除害防治事业提出了警示。目前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播和入侵,防止灾害发生和蔓延,迫在眉睫。   1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点:   1.1 幼虫期   美国白蛾属于全变态昆虫,生活史依次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期。卵,球形,0.4~0.5mm,初淡黄或灰褐色,卵块行列整齐,披鳞毛。   1.2 幼虫   吉林省出现的美国白蛾分红头、黑头两型,我省多为黑头型,老熟幼虫体长28~35mm,黄绿至灰黑色,背部色深、体侧和腹面色淡,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黄色,毛瘤生黑、白2色刚毛。趾钩单序中列,中部较长。   1.3 蛹期   体长8~15mm,暗红褐色,臀棘8~17根,排成扇形,茧薄,灰色杂毛。   1.4 成虫期   雌性翅展34~42.4mm,雄性25.8~36.4mm,雄性触角双节齿状,雌性锯齿状。复眼黑色,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橘红色胫节、负节内侧白外侧黑,中足腿节白或黄色,后足胫节具一对短距。胫节、负节有黑班,翅白色,但雄性蛾前翅有黑班点,外生殖器钩状下弯,阳具端有许多小刺。   1.5 生活史及习性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美国白蛾在辽宁地域1a2代,在辽南有不完全的3代,蛹在7~8cm的浅土层内或枯枝落叶层越冬,翊年4~5月越冬蛹羽化,4月中旬到5月底期间为卵期:4月下旬至7月为幼虫期,6~7月间为蛹期。第2代成虫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开始下树化蛹,多数以化蛹越冬,少数羽化。第3代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9月初出现幼虫,并造成一定危害。幼虫期6龄:35d,7龄42d,预蛹期2~3d,蛹期9~20d,越冬蛹8~9个月,成虫寿命较短,一般4~8d,产卵360~1200粒。成虫白天静伏,一般远飞约1km,也可借助风力扩散至20~22km,趋光性差,灯下诱捕的多为雄性,凌晨时交尾,3d雌性产一卵块,卵多在阴湿天气和夜间时孵化,初孵幼虫在叶面背上吐丝缀叶1~3片成网幕,在其中食叶肉使叶脉成透明状,2龄后因网内食物不足,可分散为若干小群结新的网,随虫龄增长幕网不断扩大,随虫期的增大食量增加,危害树木越发严重起来,树上无叶后随即转移侵食其它植物。   美国白蛾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的飞翔和老熟肉虫爬行,成虫一次飞行距离约100m,也可随商品的运输和转运远距离传播。   美国白蛾在幼虫期危害严重,主要寄主为糖槭,白腊,杨树,柳树、榆树、栎树、白桦等阔叶树,也可侵害附近的农作物,寄主广泛,食性频杂。   1.6 适生范围   美国白蛾卵期的孵化率在90%以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和80~85日度,越冬虫蛹成活率低,最高成活率在30%左右,完成一代成虫期约800日度。   2 危害及分布情况   2.1 白蛾分布情况   美国白蛾源产地是北美洲,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1979年传入我国,目前北京、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已经出现了美国白蛾疫情   吉林省紧邻美国白蛾的传入地辽宁省丹东、本溪、沈阳、开原一线,与吉林省距离接壤。且植被气候相近,使白蛾疫情向吉林省扩散的可能性很大。   2012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四平市所辖的6个区县,共诱扑到美国白蛾成虫近300只,数量较往年增加,虽然数量不多,但说明该物种已进入吉林省辖区,发现地主要为:四平各区,梨树县,长春市各区,目前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危害,需及时做好防控措施。   2.2 危害情况   美国白蛾主要以阔叶树为危害对像,吉林省阔叶树分布面积很广,美国白蛾一旦大面积发生,危害将十分严重,不仅对林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对相关的农业生产也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树种单一,多为杨树,抗病虫害能力差,若美国白蛾与杨树天牛等其它有害生物叠加发生,整个西部防风林体系,将面临毁灭性灾害。   吉林省发生有害生物危害林业面积,年均40~45hm2,多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因病虫害发生,危害造成的木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