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30个门店常见病用药指导
1 感冒
发病机理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人,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中医分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临床表现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舌苔淡白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舌红 首选用药 2032959布洛伪麻缓释片 2032959布洛伪麻缓释片 次选用药
1233097贯黄感冒胶囊 1213870热炎宁片 关联用药 1250624 润肺膏、2016575 黄英咳喘糖浆、 1252124抗病毒口服液 1231602 一清软胶囊 、 2013235 牛黄蛇胆川贝液、1252124抗病毒口服液 营养素可搭配 VC\氨基酸软胶囊/无味大蒜素/复合维生素B/蛋白质粉 鉴别诊断 典型的感冒症状轻,病程短,有自愈倾向,一般7~10天即可恢复正常,但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征性。某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早期症状,仅有发热、头痛、乏力及轻度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易于误诊,以致延误病情,须提高警惕。这些疾病包括:①麻疹;②小儿脊髓灰质炎;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④流行性腮腺炎;⑤猩红热;⑥流行性乙型脑炎。 温馨提示 1.注意休息,多饮水;2.抓紧治疗,预防并发症;3、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通风、消毒。
2 咽炎
发病机理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慢性咽炎多由鼻炎、吸烟、饮酒、长期受粉尘、气体刺激及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贫血、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中医称“喉痹”,多因卫表不固,风热邪毒入侵,搏于咽喉,或素体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 临床表现 急性咽炎起病及急,咽干、咽痛、咽部灼热感,可伴发热、头痛等;
慢性咽炎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痒、咽干、灼热或微痛,常伴有刺激性咳嗽、恶心等。 首选用药
1213965咽炎片、1210618蒲地蓝消炎片 次选用药 1212332咽炎片、1231567银黄胶囊 关联用药 1212248清咽片 、1213062 双花草珊瑚含片、 1403533江绿甘草良咽糖 、 1280043咽喉宁气雾剂 营养素可搭配 氨基酸软胶囊/无味大蒜素/蜂胶/VC/蛋白质粉 鉴别诊断 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咽痛明显,有时吞咽困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查体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脓点,有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温馨提示 戒烟、酒,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粉尘刺激。注意口腔卫生,改变张口呼吸的习惯,感冒等情况引发急性咽炎时要治疗彻底,以免转为慢性。
3 结膜炎
发病机理 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科传染病,多见于春秋季节,病理变化为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炎细胞浸润。中医认为多因风热外袭,上攻于目所致。 临床表现 流泪、异物感、怕光、灼热感、刺痛,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结膜表面有分泌物 首选用药 1171517氧氟沙星滴眼液 次选用药 1171690硫酸锌尿囊素滴眼液 或 1170432复方熊胆滴眼液 关联用药 1214593炎可宁 1131997罗红霉素软胶囊 或1115788 盐酸洛美沙星片、2026639葛仙堂桑菊固体饮料 营养保健 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粉 鉴别诊断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药物或其他过敏源而引起的结膜炎症。有过敏源接触史,眼痒、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有小丘疹等;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症,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布满滤泡等。 温馨提示 做好自我隔离工作,避免与家人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忌烟酒辛辣。 4 中耳炎
发病机理 是指细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的中耳黏膜及骨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症。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及鼓膜外伤引起。中医称“脓耳”,多因风热外袭,上犯而窍,或外邪入里化热,循经上蒸,热盛肉腐所致。 临床表现 耳闷、耳痛、耳鸣,耳内有脓液流出,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首选用药
1172081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 次选用药 2004373氧氟沙星滴耳液 关联用药 1251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