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合成的論文李娅娅.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苯胺合成的論文李娅娅

综合实验论文题目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姓名__李娅娅(1208040540084)*****(11080405400)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年级 2012级教师周进康二○一四年十一月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摘要:用化学氧化法中的溶液法制备聚苯胺,在酸性条件下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来合成聚苯胺,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聚苯胺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关键词:聚苯胺,合成,红外光谱测定。绪论:聚苯胺无毒,廉价且容易制得,在防腐领域应用得比较宽泛【1-2】,聚苯胺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高科技新材料之一,被称之为电导高分子新型材料。从1977年日本Shirakawa,美国MacDiarmid【4】、Heeger发现掺杂聚乙炔(PA)呈现金属特性并由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至今,相继发现的较常用的导电高分子有聚对苯(PPP)、聚吡咯(PPY)、聚噻吩(PTH)、聚苯基乙炔(PPV)和聚苯胺(PANI)。由于导电高分子特殊的结构和物化性能,使其在电子工业、信息工程、国防工程及其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因聚苯胺具有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化学及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聚苯胺是由苯胺、二苯胺和对苯二胺等合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表达式为:由于聚苯胺材料具有优良的防锈等性能,PANI涂层能将金属与周围腐蚀环境隔开【3】,并可替代国家重要的锌、铝、镍等金属资源,其应用前景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溶液法来制备聚苯胺并用红外光谱对聚苯胺的结构表征进行测定。1.1仪器与试剂仪器:85-2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城东新瑞仪器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郑州南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FA1004N型电子天平称取物质质量、试剂:硫酸,苯胺,过硫酸铵(分析纯)1.2聚苯胺的合成在夹套烧杯中加入参杂剂(ATPP/TiO2)的H2SO4(1mol/L)溶液100ml.再加入4.6g的苯胺,滴加0.05mol(NH4)2S2O8(12g)和50ml的水的混合溶液,30-40分钟滴加完成。100C恒温搅拌下反应12小时,过滤,用30ml的乙醇分三次洗涤滤饼,再用水洗涤滤饼三次直到中性。最后700C烘干12小时,收集成品并称量。1.2.1投料用量聚苯胺合成的影响苯胺/g聚苯胺/g产率/%14.624.634.644.61.3聚苯胺红外光谱测定取收集好的聚苯胺成品压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测量,所测的红外光谱图如下:2 结果分析2.1聚苯胺合成结果分析由上实验数据可知当溶剂的加入量为2g时产率最高,说明加入溶剂量2g为最佳。2.2聚苯胺光谱图分析(找出有哪些峰)在1638.01cm-1和1296.78cm-1出的吸收峰来自苯环特征峰3 结论合成产率:光谱图分析:分析实验是否成功(改进方法)参考文献【1】]BHADRA S,KHASTGIR D,SINGHA N K ,et al. Progress in proparation,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aniline[j].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9,34 (8):783—810【2】景遐斌,王利祥,王献红,等.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J].高分子学报,2005,l(5):655—663.【3】ABU YM,AOKI K.Corrosion protection by polyaniline—coated latex microspheres[J].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2005,583(1):133—139.【4】PANAH N B,DANAEE I.Study of the anticorrosive prop—erties ofpolypyrrole/polyanilinebilayervia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0,68 (3):214—218.【5】Tansug G,Tuken T,Ozyhnaz A T.Mild steel protectionwithepoxy top coated polypyrrole and polyaniline in 3.5%NaCI[J].Current Applied Physics,2007,7(4):440一445.【6】Azim S S,Sathiyanarayanan S,Venkatachar G,et a1.An.ticorroaive properties of PANI—ATMPpolymer containing organic coating[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