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第29章肝炎病毒.ppt
(2) HBeAg(e抗原) 游离存在于血中 与病毒的复制成正比 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抗HBe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3) HBcAg(核心抗原) 存在于病毒的核心及被感染的肝细胞表面 一般不游离于血循环中 具有很强的抗原性 抗HBc没有免疫保护作用 抗HBc-IgM是病毒复制的指标 具有T细胞表位,可刺激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抵抗力 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 不能被70%乙醇灭活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病人——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 无症状携带者——更危险 传播途径 1.经血或血制品传播 2.母婴传播(垂直感染,经产道,哺乳) 3. 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 3、致病机制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 HBV的致病机制,除了HBV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外,还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 3.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病理损伤 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引起肝脏损伤,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弱程度决定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重症肝炎和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肝外损伤; 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细胞表面肝特异性脂蛋白暴露,诱发自身抗体,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 病毒变异:逃逸免疫或出现重症肝炎。 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1.HBV患者及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比未感染人群高217倍 2.肝癌患者HBV感染标志比自然人群高 3.HBV-DNA与肝癌细胞DNA分子杂交(+) 4.土拨鼠试验 出生即感染肝炎病毒——3年100%肝癌 未感染者——无一只发生 微生物检查法 HBV DNA检测是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可用定量PCR检测。 HBV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及结果分析 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常用方法:ELISA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HBsAg HBeAg 抗-HBs 抗-HBe 抗-HBc IgM 抗-HBc IgG 结果分析 + - - - - - 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 急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大三阳”) +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 + +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 乙型肝炎恢复期 - - - - - + 既往感染 - -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两对半检测的用途或实际意义: H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判断病程和预后 判断治疗效果 判断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筛选献血员 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 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的管理,输血员筛选,禁止静脉吸毒,防止其他经血液途径传播HBV; 加强婚前检查及性教育,防止性传播乙型肝炎; 防止医院内传播(一次性注射器)。 特异预防 主动——乙肝疫苗 被动——抗HBs-IgG 新生儿(出生0、1、6个月各注射一次。) 易感婴幼儿及儿童 高危人群 婚前检查配偶的HBsAg阳性者。 治疗:常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和中草药。 丙型肝炎病毒(HCV) 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1989年命名为HCV 生物学性状 HCV呈球形,50nm,单正链RNA,有包膜 HCV, EM 黑猩猩为唯一易感动物,细胞培养不成功 包膜蛋白抗原性易快速变异,造成免疫逃逸,病毒持续存在,为感染易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但潜伏期短5-10周 主要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多见于输血后肝炎(80-90%) 临床类型轻重不一(急性、慢性、携带者) 感染极易慢性化(90% )、肝硬化(20%)、肝癌(欧美50-70% ,我国10%) 免疫力不牢固,疫苗制备困难 致病机制 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 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直接损伤肝细胞 免疫病理作用 特异性CTL对肝细胞的杀伤作用 1.RT-PCR、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毒RNA 用于丙型肝炎的快速诊断 2.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用于丙型肝炎的诊断、筛选献血员和流行病学调查 微生物学检查法 缺乏有效疫苗 缺乏特效药物 最常用的药物 IFN-α 主要预防措施 筛选供血员、控制血制品、禁止静脉吸毒、避免不正当性行为、防止医源性传播。 防治原则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 形态与结构: HDV为缺陷R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PPT课件.pptx VIP
- 安利纽崔莱营养大全-体系统.ppt
- 2025年城市共享电单车停放秩序监管平台建设方案.docx
- 电大《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实践一:对自己的一餐进行展示和营养分析 .doc VIP
- 新职业英语基础篇_第三版_VR版_职业综合英语1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doc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 .pdf VIP
- (正式版)J-C∕T 60022-2024 陶粒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docx VIP
-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课件_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pptx VIP
- 【监察法题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答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