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脂基础知识及应用蓝晓客服.ppt
树脂吸附的选择性规律 1、有机物和无机物共溶于水溶液中,吸附树脂优先选择吸附有机物 2、脂肪族有机物与芳香族有机物共溶于水溶液中,吸附树脂优先选择吸附芳香族有机物 3、在同系物中,吸附树脂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的选择性强 4、直链与支链同系物比较,吸附树脂对支链有机物的选择性较强 5、分子量接近时,吸附树脂对溶解度低的有机物的选择性强 6、分子量接近时,吸附树脂对具有适当极性、但不明显增加溶解度的有机物的选择性强。 吸附树脂的使用及分离过程 吸附树脂的应用领域 1、果汁行业提高色值及稳定性 2、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 3、生物及化学合成药物的提取及精制 4、有机化工废水的处理及清洁生产 5、酶载体 吸附树脂的使用优势 ●使用范围涉及微量分析到工业分离 ●化学性能稳定 吸附树脂在几乎所有溶液中化学稳定 ■操作PH值范围1~14 ■操作温度可达150℃ ●成本优势 ■长的使用寿命 ■再生相对简单易行 吸附树脂的使用(一) 吸附树脂的孔体积一般来说小于其合成时所用致孔剂的体积。这就是说在生产过程或去除致孔剂的过程中出现了缩孔现象。吸附树脂也不宜干燥,原因是易引起缩孔,使树脂吸附性能下降。商品吸附树脂都是含水的,在储存过程中有可能会因失水而缩孔。另一方面,商品吸附树脂在出厂前也未进行彻底清洗,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一些原料或副产物,因而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树脂所含的杂质,合理的处理方法还可使树脂的孔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吸附树脂的使用(二) 预处理: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应在树脂柱中进行。一般是将树脂装至柱高的2/3处,用水进行反洗,使树脂层松散、展开,将树脂的微细粉末及一些机械杂质洗去。然后放出水,至水面略高于树脂的层面。接着,用酒精以适当的流速淋洗,至流出的酒精中无油溶性杂质为止。最后用水洗出酒精即可使用。这样可洗出小分子有机物。 有时因长期存放变干,或要求更严格的清洗,可用水→乙醇→甲苯→乙醇→水依次淋洗,这样不仅能洗出有机杂质,还可洗出线型聚合物。对于变干缩孔的吸附树脂还能使其孔结构恢复至最佳状态。 吸附树脂选择要素 根据吸附分离对象的不同选择吸附树脂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三点,即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极性。 当树脂的孔径正好为吸附质分子直径的5-6倍的时候,吸附能力将达到最强。 同时根据树脂确定合适的生产控制工艺。 吸附树脂选择主要因素(一) 1、吸附能力 吸附树脂的吸附由被吸物质和树脂骨架之间的范德华力驱动,吸附能力首先须考虑被吸附物的化学结构和树脂的骨架结构,吸附树脂需提供强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合于吸附物扩散的通道,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是影响吸附能力的第一重要因素,具体吸附操作中,温度、溶液pH值、被吸附物的浓度对吸附能力也有较大影响。 吸附树脂选择主要因素(二) 2、吸附速率:吸附树脂对目标物的吸附速率在确定吸附操作工艺中吸附柱的径高比及进料流速设计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选择性:不同吸附树脂对溶液中有机物的吸附选择性有很大差异,使用时应认真实验对比,筛选确定对目标物选择性强的吸附树脂。 吸附树脂选择主要因素(三) 4、再生能力 再生(也称为洗脱或解吸)是吸附过程的逆过程,使吸附质具有尽量高的溶解度是选择解吸剂并创造最佳解吸条件的基本原则。吸附树脂是多孔性材料,选用不同解吸剂及解吸方法,洗脱曲线会有很大差异,实践中宜选择洗脱曲线集中的树脂、解吸剂及解析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性原则。 5、树脂寿命 吸附树脂在使用工况下的抗污染性、抗流体压力能力都直接影响树脂的使用寿命,树脂寿命直接关系到使用的成本及效率。 吸附工艺需考察的因素(一) 一、吸附柱内树脂层的高径比 工业处理规模的吸附柱内装填树脂的高/径比建议控制在2-5 之间。太小的高/径比往往达不到高的吸附量和吸附处理倍数——原因是吸附柱下端剩下尚未达到吸附平衡的树脂层还有相当部分吸附能力没有发挥。过大的高/径比可能带来试液流速过慢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业规模吸附柱,超过4000 mm的树脂装填高度,由于树脂自身重量过大而可能产生额外的树脂破碎,而且可能带来解吸过程中树脂床层体积改变所产生的流动阻力和过多破碎。 吸附柱动态吸附层推进示意图 吸附工艺需考察的因素(二) 二、吸附流速、温度、pH 在吸附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常常采用的流速单位“树脂床体积/小时(即BV/h)”。 一般情况下将吸附流速确定在3-6 BV/h是适宜的。当吸附动力学性能较差或浓度很高时,可以将流率降低到1-2 BV/h;相反,对于动力学性能很好、浓度很低的吸附过程,可以将流率提高到8-10BV/h。 一般的温度低有利于吸附,但需要考虑工况、安全性及经济性。 一般地果汁行业不考虑pH因素。 在适当范围内提高糖度有利于浓缩汁的吸附效果。 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