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药用植物学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谈西草药的研究与利用 一 天外有天 20年前,1987年4月,我东渡扶桑,开始了在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的学习。翻开日本的生药学教材,第一页展示的是一张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图,与国内同类课本不同的是,这张图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全世界。地球上迄今分布有植物超过50万种(含低等植物),其中药用植物超过7万种(中国有1.2万多种)。日本生药学教材中介绍的不少西方药用植物,许多种植物在国内教科书中未曾提及,学名也是专业辞典中查不到的,这的确让我耳目一新。 2006年,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50周年校庆,我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应邀作了一次学术讲座。开讲前我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请包括中药学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在内的约200名出席者列出“当今国际上最畅销的10种植物药”。不无遗憾的是,竟没有人能够答对其中3种。在大多数的答卷中,却都提到了原产在北美洲、而欧美人少用的西洋参。正确答案应当是:紫椎菊、大蒜、贯叶金丝桃、水飞蓟、银杏叶、锯叶棕、乳蓟子、卡瓦胡椒、月见草、越桔等。 会后我翻阅了国内新近出版的中药资源相关教材,包括西医药院校使用的生药学教材,其中对西方植物药及西方传统药物使用历史,几乎很少涉及或只字未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研究中药,但是对西方植物药不可不闻不问。 二 两个CM定义与国际天然药物市场 提到CM,大多数中国人一定会联想到Chinese Medicine (中医或中药)。但在西方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Complementary Medicine (补充/替代医学)。在此医学领域中,人们又会将植物药与传统医学加以区分。在传统医学之下,再分为三个单元,印度医学(Ayvetic medicine)、中医学(TCM)和其他传统医学。 翻开欧盟的法规,对植物药的定义是这样的:(1)由任何一种或几种药材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制成品;(2)由任何一种或几种药材原料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制成品;(3)由药材与药材原料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制成品。 依此定义,中药是世界植物药的构成部分,中医也是国际替代医学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份国际植物药市场销售额数据表明,美国约占29%,中国约占25%,德国约占18%,日本约占12%,法国约占10%,印度约占5%。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国际天然药物市场是以西方植物药与植物提取物为主体的。 三 中外天然药物资源比较 中国是天然药物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较。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南美洲、大洋洲和刚果占有65.7%的世界森林资源,而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4.5%。中国仅占有4%的世界森林资源,人口却占了世界人口的22%。 今年夏天,我又去内地进行了一次资源考察,野生资源的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令人担忧。在不解决资源的前提下盲目开发,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1990年,我曾应邀去海湾国家阿曼讲学及考察药用植物,当看到当地珍稀的大漠植物时,我得出的结论是,这里的药用植物资源不值得开发;如果要向阿拉伯世界推广中医药,应当优先考虑的是针灸。 2000年,我曾经到西藏进行过一次药用植物资源考察,得出的结论还是当地多数植物品种不值得开发,也不能开发。记得萧培根院士曾经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1961年,他到西藏时,一盒无论什么牌子的香烟便可换取当地牧民从山上采集的一包约1公斤的冬虫夏草。时至2007年,1公斤的冬虫夏草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卖到十几万港币,真是“物以稀为贵”呀。据环保人士估计,50年后地球上约有三分之一的植物将消失,许多珍贵传统药用植物资源日渐枯竭,作为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人更应当有这种危机意识。 2003年,我到澳洲考察药用植物资源。澳洲人口仅有约2000万,而国土面积达76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80%)。我提出建议,澳洲国土广袤,土质虽不肥沃,但栽培红花、熏衣草等菊科、唇形科的植物还是大有潜力的。可喜的是,目前,在澳洲的维多利亚省,中药栽培已经立项,并取得进展。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资源互换应当是重点之一。外国也可以种植中药,特别是以提取原料为主的中药,不必过分强调“道地药材”;中国在面向世界传播中医药知识的同时,也应考虑因地制宜地引进国外药材资源。 四 自古中药有外来品 东西交流,自古有之。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的丝绸、瓷器、樟脑、肉豆蔻、高良姜、生姜等介绍到了外界。马可波罗(Macro Polo) 的中国之旅行打开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大门,交流物品中也包括生姜、肉桂、丁香等,后来成为欧洲人广泛使用的药物和烹饪用品。 翻开唐代的《新修本草》,我们可以见到不少外来药,其中有来自印度的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