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2視訊壓縮標準簡介(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PEG-2視訊壓縮標準簡介(下)

MPEG-2視訊壓縮標準簡介 鍾文豪/工研院電通所 .tw/dvd/m/2002-5/0205sam6.asp 1.類比到數位 人們常說現今已是一個數位的時代,不管是通訊上、資料交換保存上,越來越多的應用皆改為數位的方式來呈現。在傳統的類比領域中,資料皆以電壓的變化差來傳輸、表現或儲存,如喇叭、傳真機、電視映像管等皆是以此方式接收訊號並表現之。然而類比傳輸及資料處理有其兩大致命傷。第一即訊號衰減問題:電氣訊號在傳輸時,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訊號會逐漸衰減;當訊號在衰減同時,電壓的變化差會逐漸變小,機器的解析力並非無限,必會失去部份細節。第二個致命傷便是干擾問題:類比訊號傳輸之波形易受外來高頻訊號的干擾。而數位信號採方波信號,只看正負波峰差,訊號衰減影響較小且訊號在放大亦不會有失真問題;另外方波信號對高頻雜訊亦有良好的抵抗能力。訊號數位化是趨勢,也是需要。 2.為何要壓縮-多媒體資料數位化的問題 現實生活上,人類大部份可以感受的訊息依然是類比式的,所以在我們要以數位化方式處理、儲存及傳輸資料時,第一步得先將資料數位化(Digitalize)。 讓我們先看看原始視訊播放流程: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 Committee)是眾所周知的522線制,其中480行被用於畫面表現上。如果現在將NTSC類比信號轉成數位化資料,4:3的橫縱比率意味著每行有640個像素。如果以每張圖像640*480,那麼一張24位元的全彩NTSC點陣圖的大小為640 x 480 x 3Bytes = 921600Bytes,約0.9MB;另外,NTSC電視系統每秒顯示29.97張畫面,換句話說,當電視訊號以數位化方式呈現時時,每秒大約是29.97 x 0.9MB = 26.973MB的資料流過,並且這還不包括聲音。如果想要在電腦上播放該視訊,電腦將需以每秒約27MB的速度將資料由儲存體搬出之後再搬到螢幕上;另外每小時27MB x 3600 = 97200MB =97.2GB的視訊容量需求是十分驚人的。如此龐大的資料儲存及傳輸量直到近幾年硬碟技術才追趕上這樣的需求。至於現在市面上其它已上市的儲存裝置(CD、DVD、MO、TYPE等),若非傳輸速度不夠,便是儲存容量不足。由此可見,數位化的資料處理雖有其好處,然而對於多媒體資料來說,未經壓縮處理的原始資料(Raw data),存放及傳輸仍有其問題。因此適當的對多媒體資料進行資料空間的壓縮以利存放及傳遞實有其必要。 3.MPEG的歷史 多媒體資料壓縮領域山頭不少,然而在該領域中,ISO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s)提出的影音壓縮標準,可說是目前多媒體領域中的主流格式。 第一代的標準MPEG-1制定於西元1992年,原始目標為SIF(Source Input Format)解析度:352*240於每秒30張非交錯式(Non-Interlaced)掃描的畫面或352*288於每秒25張非交錯式掃描的畫面,位元率(Bitrate)約為1.2Mbit/s。雖然如此,MPEG-1對於較小或較大解析度的畫面還是可以處理,並且相對應的提高位元率。另外,一般放映機功能如:倒轉、快轉、暫停、及一般放映機沒有的功能如:隨機快速存取,MPEG-1皆能支援。 MPEG-1畫質雖然比起之前流通的數位壓縮視訊檔要好,然而不支援電視的交錯顯示問題,加上其畫質比起家用VHS系統錄影帶仍略差,更不用說是LD,因此MPEG-1格式的影音CD(Video CD,VCD)並未受到歐美日等家電大廠重視,僅在錄放影機或LD不發達的地區(如中國大陸)流行。 1994年推出的MPEG-2,採用了較新的壓縮技術,支援交錯式掃描,並在系統可靠度及影音質量上都有所突破。MPEG-2所能達到的影音表現與LD不相伯仲甚至猶有過之,因此開始受到歐美日家電大廠的注意。目前使用的DVD影片的視訊壓縮就是採用了MPEG-2技術。          圖 1:MPEG-2的應用 4.MPEG-2系統概觀 當初MPEG-1設計的目地主要是影音資料於數位儲存媒體(Digital Storage Media)的應用,這些數位儲存媒體通常有非常低甚至趨近於零的資料傳輸錯誤;因此,MPEG-1的系統並未設計成較強固的方式以對抗傳輸錯誤。MPEG-2標準的目標則是希望能有更廣泛的應用,MPEG-2的系統因此被負予了錯誤回復(Error Resilience)能力的使命。 MPEG-2系統定義了兩種資料流:Program Stream及Transport Stream。 Program Stream基本上近似於MPEG-1的系統資料流(System Stream),但是內部是使用修改過的語法(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