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蚊蟲传播的疾病
蚊虫传播的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常流行于夏秋季,好发于儿童。
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阳性、重症死亡率高达20%~50%,部分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原学——乙脑病毒
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
抗原性稳定
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化学消毒剂杀灭
耐冷不耐热,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家畜、家禽,主要是猪(尤其是幼猪)
2、传播途径
蚊叮人吸血,三带喙库蚊(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2~6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隐性感染多见,亚洲高发,7、8、9三个月最多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日,一般为10~14日
(一)典型的临床经过
1、初期
病后1~3天,体温高至39~40℃,伴
头痛,精神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项
强直。
2、极期
病程第4~10天,
(1)持续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3~5d/3w
(2)意识障碍:嗜睡、定向力障碍、谵妄、昏迷
(3)惊厥(抽搐):可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是病情严重的标致。多于病程的2~5天开始,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呈阵挛性抽搐,重者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意识障碍。频繁抽搐致发绀、脑缺氧、脑水肿,甚至呼吸困难。
3、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逐渐好转,一般2周左右完全恢复。
4、后遗症期
患病6个月后如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者称后遗症。发生率约为重症患者的5%~20%,以失语、瘫痪、意识障碍、痴呆和精神失常多见
(二)并发症
发生率为10%
支气管肺炎
肺不张
败血症
尿路感染
压疮等。
治疗
1、一般治疗
病室安静,降低温度,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昏迷者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和压疮。给予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
2、对症治疗
(1)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
(2)惊厥或抽搐:
高热所致的——降温;
呼吸道分泌物所致脑缺氧者,——应及时吸痰、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脑水肿所致的,——甘露醇脱水;
脑实质炎症所致的,——镇静剂或亚冬眠疗法。
(3)呼吸衰竭
保持气道通畅,低流量给氧;
中枢性呼衰,可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
由脑水肿所致的,脱水剂;
血管扩张剂。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处理:
加强智力、语言和运动功能锻炼,可用理疗、针灸、按摩、高压氧等治疗。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患者隔离至体温正常。流行季节前对幼猪进行疫苗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越冬蚊和早春蚊)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保护率可达60%~90%。流行期前一个月接种。
疟疾(Malaria)
病原体
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 :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卵形疟原虫 (P. ovale)
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e)
恶性疟原虫 (P. falciparum)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疟疾患者或疟原虫携带者,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中华按蚊),经按蚊叮咬人体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经血液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儿童和外来人口感染率高。
4、流行特征:热带、亚热带多见,间日疟最广。夏秋季多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一)典型发作分四期:
1、前驱期: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
2、发冷期(寒颤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凯度O2O白皮书.pdf VIP
- 外教社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PPT课件(试用版)Unit 15.pptx VIP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专题培训.pptx VIP
- 4.1 我们需要呼吸(说课稿)-四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docx VIP
- 财务工作移交清单模板.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pdf VIP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 跨学科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课件.pptx
-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ppt VIP
- 2025年军工产品标准化大纲.pptx VIP
文档评论(0)